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家族企业经过30多年的蓬勃发展,现在已经成为中国经济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并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就业机会、增加财政收入等许多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国的民营企业大多采用了家族企业制度的形式,其中不少企业在经历了创业初期的成功后而遭遇瓶颈、陷入困境,甚至是死亡。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和多层次的,之前的许多研究试图从文化的角度来解释当前家族企业所面临的这种情况,认为主要原因是中国家族主义的传统文化的造成的,也有一些学者的研究是从单一的制度入手,认为我国家族企业的出路的关键在于要嫁接现代企业制度。本文认为,这些都不是我国家族企业现存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本文从一个新的基点——人格入手,研究中国家族企业。探讨的核心问题是,在我国经济转型期的背景下,如何以人格转型来推进我国家族企业制度的发展。对该问题的研究首先需要分析我国家族企业制度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优势和劣势,然后进一步找到我国家族企业制度形成、现状及其存在的种种问题,再探寻更深层次的原因——人格,才能给出相应的对策。本文的一个基本观点是如果不把个人和组织的行为置于社会背景中,我们就不可能真正地理解他们。在研究家族企业过程中,社会因素是不可忽视的,它可能是研究我国家族企业的根本出发点。所以,我们需要把家族企业置于中国特有的社会背景中去研究。但是,作为社会因素的基点——中国人的人格,是影响我国家族企业的形成、发展及现在遇到的问题的更深层次的原因。实际上,如果要深层次地研究我国的家族企业,就不能回避中国人的人格问题。因此,我国家族企业的发展关键在于人格化关系契约的转型,即由依附或半依附性人格化的关系契约向社群人格化的关系契约转型,而这种转型的根本在于人格的转型,即依附或半依附的非独立人格向社群人格的转型。这种人格的转型,必须以中国传统的“集体主义”向社群主义的转换为基础。社群人格与社群社会形成和发展只能是一个互为前提、相伴相生的长期过程。甚至可以这么说,社群人格与社群社会的“扭结”沿展就是中国“现代性”的生成和拓展的中心内容。当然,对这一问题的探讨需要一个恢弘的篇章,这决非本文的奢望。本文所希望的,只是对当前中国家族企业制度的现存状态作出相应的解释,如果它真的触及了该“扭结”的一个“起点”,那只是一种“意外之喜”。全文除导论、文献综述和结语外有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家族企业的一般分析,构筑论文的基础;第二部分具体讨论家族企业的制度体制,即内部体制和外部体制,并分析我国家族企业制度的优势和劣势,树立论文的骨架;有了这两部分的铺垫,第三部分以人格为基点,解释我国家族企业的形成、现状的原因,指出其局限,最后给出相应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