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灰霾现象日趋严重,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灾害性天气。大气颗粒物是导致灰霾天气发生的直接原因,不仅是能见度降低,还可引发健康、环境、生态等深层次问题。微生物是大气颗粒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在形态、共生关系和空气动力学行为上与颗粒物有高关联度。大气颗粒物附着的细菌、真菌、病毒、花粉、过敏原等可使人和动物产生过敏、中毒和感染反应,导致植物真菌感染。大气颗粒物作为载体可以实现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长距离扩散(LDD),从而导致过敏原和病原微生物的迁移。空气中病原微生物、过敏原通过大气颗粒物迁移、干湿沉积途径进入水生态系统,会导致城市人群水源性疾病发生频率增加。本研究采用SAS ISO100空气浮游菌采样仪,于2014年3月至2015年1月采集青岛市区街道空气微生物样品,应用BIOLOG法对不同季节雾霾期与非雾霾期空气微生物群落多样性进行比较研究,采用安德森FA-I型六级空气微生物采样器采集微生物气溶胶样品,比较分析冬季雾霾期与非雾霾期生物气溶胶粒径日变化。通过研究得到如下结论:(1)青岛市不同季节雾霾期与非雾霾期空气微生物群落碳源代谢强度、利用水平均存在差异,雾霾期空气微生物群落碳源利用水平明显高于非雾霾期。冬季雾霾期空气微生物群落碳源代谢水平明显高于非雾霾期,碳源代谢强度较高,代谢类型较丰富。(2)青岛市不同季节雾霾与非雾霾期Shannon指数(H’)和Simpson指数(D)接近,但Mc Intosh指数(U)存有差异,其中雾霾期春季、夏季和秋季及非雾霾期冬季微生物群落均一性相对较好。冬季上午雾霾期Mc Intosh(U)指数明显大于非雾霾期,Shannon(’H)指数和Simpson(D)指数差异较小;中午雾霾期Shannon(’H)指数大于非雾霾期,其他指数差异较小;下午雾霾期与非雾霾期各多样性指数差异较小,微生物种群丰富度和均度差异较小。(3)在不同季节雾霾与非雾霾期,空气中的微生物碳代谢特点不同,造成碳代谢特征差异。雾霾期夏季与春季、冬季和秋季微生物群落碳源代谢差异的主要碳源成分为氨基酸类,春季与秋季、冬季微生物群落碳源代谢差异主要成分为羧酸类碳源;非雾霾期冬季与秋季、春季和夏季区分空气微生物群落碳源代谢差异化的主要碳源为糖类,而夏季与秋季、春季空气微生物群落碳源代谢差异化的主要碳源为羧酸类。分异冬季雾霾期上午与下午空气微生物群落碳源代谢类型是糖类,分异雾霾期下午与中午的是羧酸类碳源,分异雾霾期上午与中午的是胺类碳源,分异非雾霾期下午与中午和上午空气微生物群落碳源代谢差异的是糖类和羧酸类碳源。(4)冬季雾霾期易进入肺部细菌粒子数最多的是上午,其次是下午,最少是中午;雾霾期易进入肺部真菌粒子数最多的是中午,其次是上午,最少是下午;冬季雾霾期,上午时段,可吸入细菌气溶胶比例较高;中午时段,可吸入真菌比例最高;而下午时段,雾霾期与非雾霾期可吸入细菌和真菌粒子所占比例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