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文学翻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戏剧翻译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然而,一直以来,学术界给予戏剧翻译的关注却非常有限。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戏剧文本的“双重性”:一部戏剧作品既可以被看作是文学作品,也可以作为剧本用于舞台演出。
戏剧文本的“双重性”决定了戏剧翻译的特殊性。译者面对的是两种不同类型的受众,一种是纯文学读者,另一种是剧院的观众。因此,同一部戏剧作品可能会有几个以不同受众为服务对象的译本,比如莎士比亚的早期作品Romeo and Juliet就有四个风格迥异的中译本。其中最典型的是朱生豪和曹禺的译本,朱译旨在让广大中国读者欣赏到莎士比亚这位文学巨匠的作品,而曹译则是为了舞台演出。
兴起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接受美学理论将“读者”的地位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与传统的“作者中心论”、“文本中心论”不同,该理论强调,读者和接受是文学欣赏中最重要的一环。接受美学理论认为,任何文学文本都是充满着“意义未定点”和“空白”的“图式结构”,每一位读者在阅读文本之前,都具有一定的“期待视界”。读者阅读文本的过程,就是确定文本“意义未定点”和填补“空白”的过程,是读者的“期待视界”和文本不断“融合”的过程。
本文以Romeo and Juliet两译本为例,试图将接受美学理论中“读者”这一特定概念引入到戏剧翻译研究中,旨在探讨受众的不同对戏剧翻译的策略和方法所造成的影响。本文认为,不同的受众具有不同的“期待视界”,多数纯文学读者旨在了解外国文化,而剧院观众大都是为了娱乐消遣。因此,译者应针对受众的不同需求,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和方法。通过对比分析Romeo and Juliet的两个中译本,本文得出结论,两者尽管呈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但都满足了各自受众的审美要求,从而成功实现了预期的翻译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