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清平乐》是唐宋时期最流行的词调之一,唐宋两代传存《清平乐》词共383首。从创作数量来看,《清平乐》在唐五代词坛上名列第13位,在宋代词坛上名列第14位,一直保持着较前列而又较稳定的流行态势。此调始见于唐代,应首见于盛唐时代李白的应制词,随后在晚唐五代经温庭筠、韦庄等“花间”词人的润色,带着绮丽妩媚之风进入宋代词坛。北宋时期晏殊、晏几道、贺铸、毛滂等人将《清平乐》推向了创作的高峰,此调经历南渡时期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平乐》是唐宋时期最流行的词调之一,唐宋两代传存《清平乐》词共383首。从创作数量来看,《清平乐》在唐五代词坛上名列第13位,在宋代词坛上名列第14位,一直保持着较前列而又较稳定的流行态势。此调始见于唐代,应首见于盛唐时代李白的应制词,随后在晚唐五代经温庭筠、韦庄等“花间”词人的润色,带着绮丽妩媚之风进入宋代词坛。北宋时期晏殊、晏几道、贺铸、毛滂等人将《清平乐》推向了创作的高峰,此调经历南渡时期、中兴时期的繁荣之后便开始走向衰落。唐宋词坛共有130多人参与了《清平乐》的创作,它既受大家名家的青睐,又有名篇佳作的传诵;历代的选本多所采集,历代的词人也不乏唱和;至于历代词话的评点、当代学者和读者的鉴赏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有关唐宋《清平乐》词调和词作的专门研究却非常薄弱,故本文选取此调来做全面系统的研究,以期对唐宋词调和词史研究有所裨益。本文正文一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词调论。通过对《清平乐》的调名、起源、异名、格律、用韵、宫调、声情等方面的分析,探究其调体特征。第二章为发展论。根据《清平乐》在唐五代、北宋、南宋等几个时期的创作情况,勾勒和总结其在发展历程中呈现的特点和规律。第三章为经典论。通过对唐宋《清平乐》383首词作进行排名,寻找《清平乐》经典名篇,并在此基础上探讨这些名篇佳作的构成因素及传播接受情况。第四章为题材论。对唐宋《清平乐》词的内容题材进行分类统计,通过分析各类题材所表现的思想内容,来观照和归纳唐宋《清平乐》词作的创作模式、主题表现和文化意蕴。第五章为艺术论。具体研究唐宋《清平乐》词作的结构、用字、修辞、风格等艺术特征,从而揭示此调穿越时空、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本文较全面系统地考察和探讨了《清平乐》在唐宋词坛上的基本面貌和创作成就:来源于唐代舞曲的音乐性质,以“陶写冷笑”、“风流蕴藉”为主体的声情特征,发韧于盛唐宫廷应制、自晚唐五代渐趋流行、至宋代达于鼎盛的发展轨迹;在题材表现方面,以闺情、艳情为创作主流,包括咏物、祝颂、羁旅、交游等29种丰富多样的内容;在艺术特色方面,整齐又参差的句式结构,善用修辞、注重用字的小令特色,呈现出陶写冷笑、风流蕴藉、惆怅雄壮、清丽雅致、自然灵动等多元词风。
其他文献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了“跨学科学习”任务群,“跨学科学习”任务群教学或将成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常态。开展“跨学科学习”任务群教学,要理解该学习任务群的内涵、价值追求,积极探索该学习任务群的教学实施。
近20年来,以中国大陆以外的“多种华语”使用者群落及其文化生产(包括电影、美术、文学等)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华语语系”(Sinophone)理论,已成为北美汉学界最具挑战性的激进理论表述之一。“华语语系”以大陆学科建制中的“华文文学”及其背后的“国族文学”(National Literature)范式为其潜在论敌,通过挪用西方后殖民论述的“去中心”视角,解构近代以来中国文学中的“民族国家”话语。由此
施蛰存的小说中,存在着明显对立的两个空间:一个是化名为×州,实则是其曾经生活过的杭州、苏州和松江等地,另外一个则是灯红酒绿的上海都市。光怪陆离的欲望都市上海与周边传统质朴的乡土世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大都市洋溢着车水马龙的喧哗,小城镇和乡村则充满自给自足的宁静。因此,恬静安逸的乡村不自觉地成为都市人被繁忙生活“挤压”后的精神疗救之所在,同时乡村文明也在这一过程中被占主导地位的都市话语影响,加上乡村文
武王克商作为先秦历史上一件改朝换代的大事,从西周开始到汉代初期,都是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很多文献对此都有所记载。如《尚书》《诗经》《逸周书》《左传》《古本竹书纪年》《史记》等,都对武王克商进行了丰富的书写。因此文章将目光聚焦于这一热点问题在秦汉时期文献中的文学书写,综合运用传统文献与新出土青铜铭文的资料进行论证,将文献中对武王克商故事的书写进行比较分析和梳理,以对武王克商故事在秦汉时期文献中的书写
金云楚乃朝鲜王朝后期的诗妓,一生创作了二百四十五题三百三十六首汉诗;于1831年嫁与身份显赫的金履阳为妾,因诗妓出身的特殊性,其交游广泛,还参与创办了朝鲜第一个女性文学社团——“三湖亭诗社”,在朝鲜女性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本文以《云楚奇玩》和当前收金云楚诗最全的《云楚堂诗集》作为文献基础展开研究,全文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论三个主要部分,其中正文又分为四章。绪论部分主要介绍选题意义和国内外研究现状。
“真实”是非虚构文学的核心,在关于非虚构文学的讨论中,“真实”却受到诸多质疑。本文以非虚构文学“真实”为出发点和立足点,主要依托《人民文学》“非虚构”专栏作品,考察非虚构文学作家的主体意识介入、呈现以及审美效果。本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其中正文共分为四章。绪论部分梳理了非虚构文学的研究现状,界定了非虚构文学和作家主体意识的基本内涵,提出关于非虚构文学真实性问题的疑问。第一章从非虚构写作前
表物三音名词是三音词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是社会文化、科学发展的一面镜子,也是人类认识客观事物以及进行社会交际的重要工具。本文以《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和《现代汉语常用词表》(草案)中所收录的表物三音名词为研究对象,以理据学为基础理论,引进理据学中的理据元分析法,对1978个表物三音名词的理据元进行划分并分析,揭示其理据元的分布规律和理据的特点,同时比较不同类别的表物三音名词理据元
综观葛亮的作品谱系,“都市”一直是其文学创作关注的重点之一,这源自他的都市生活经历。而深入文本内部后,可以发现与“都市”遥相呼应的另外一个主题——“文化”。在他都市观念的背后,呈现的是不同向度的文化场域。不同文化向度的表征及其对话,是葛亮一再关注并实践的文化命题。历史名城南京与现代都市香港的双城生活经历,使葛亮陷入传统与现代文明的对峙中,促使其审视自身的文化主体性,并激发了创作灵感。因此,葛亮的小
雷蒙德·卡佛(Raymond Carver,1938-1988)是二十世纪下半叶美国著名作家。作为一名短篇小说作家,卡佛在创作中具有强烈的空间意识。他习惯于把人物放在一个尽可能明显的环境中,展现人在空间中的生存状态。在卡佛的小说中,空间也能对人物的行为和心理产生影响。本文认为,卡佛通过空间书写来表现人与空间的互动关系,进而表达出“个体存在的不确定性”的特征。本论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