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蛇鮈属东亚地区特有鱼类,广泛分布于我国各主要水系,是嘉陵江流域主要的经济鱼类之一。本文以嘉陵江蛇鮈为研究对象,采用相关性分析、t检验和segmented分析等方法,描述了蛇鮈肠道的形态特征和生长特点,并对其生长模式进行了年龄组间和江段间的比较分析,以探讨其功能适应性和环境适应性。研究结果如下:一、嘉陵江蛇鮈肠道的形态特征嘉陵江蛇鮈肠道的形态特征较为简单,与身体各部分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结果如下:1)蛇鮈为Z型肠道模式,盘曲仅2次,相对肠道长度(RGL)为0.6128,属于肉食性鱼类肠道类型。其前肠与中肠长度相近,后肠明显长于前肠和中肠。前肠发达程度最高,中肠次之,后肠发达程度最低。2)肠道长度与个体尺寸相关性最高,与头部框架结构相关性次之,与尾部相关性最低。整体肠道和肠道分区(除后肠)质量与体质量均存在极显著的相关性。二、嘉陵江蛇鮈肠道的异速生长模式蛇鮈肠道为异速生长。整体肠道由快速生长经拐点转变为等速生长,拐点对应全长为145.07 mm。各段肠道生长模式存在差异,后肠由早期的快速生长转换为等速生长,前肠和中肠生长模式未发生改变,为等速生长。肠道各分区不同生长模式可能源于其功能分化,蛇鮈可能是通过后肠快速增长以促进其摄食频率提高的方式来满足其较高的能量需求。三、嘉陵江蛇鮈各年龄组肠道的异速生长模式本研究所用蛇鮈样本共分3个年龄组。其中2龄组样本量最大,1龄组次之,3龄组样本数量最少。蛇鮈肠道仅在1龄组为异速生长模式,整体肠道由快速生长经拐点转变为等速生长,拐点对应全长为145.07 mm。前肠、中肠和后肠生长模式未发生改变,后肠为快速生长,前肠和中肠为等速生长。根据鱼类一般生长特点推测,1龄组蛇鮈处于性成熟前期,其肠道的快速生长是对生殖行为能量需求的适应,2、3龄组始终保持的等速生长,生长速度并未明显下降,属于性成熟后期。四、嘉陵江不同江段蛇鮈肠道生长模式的比较嘉陵江蛇鮈肠道的生长模式在不同江段间存在差异。具体表现为上游和下游快速生长,中游等速生长。这与其食性的江段差异性较为一致。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嘉陵江上游和下游食物组成无显著差异,但均与中游食物组成差异显著。结合嘉陵江各江段环境条件,我们推测,蛇鮈可能是通过调节肠道生长模式,以适应不同的食物组成,进而适应嘉陵江各江段独特的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