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采用湿纺法制备取向PCL/SF混合微米纤维膜;2.评估PCL/SF混合微米纤维膜的生物安全性和生物相容性;3.应用兔AF细胞-PCL/SF混合纤维膜复合体构建±30°斜交叠层组织工程纤维环支架。方法:1.以PCL和SF为原材料,以HFIP为溶剂建立PCL/SF-HFIP共混纺丝液,以湿纺法制备取向PCL/SF混合微米纤维膜,并通过体视显微镜、SEM等观察纤维膜的表面形态、纤维直径及排列方向,通过FTIR分析检测混合材料化学成分,并分别检测层间纤维交叉与平行排列时纤维膜的力学性能。2.分离培养兔AF细胞并培养至P2代,CCK-8法检测混合材料浸提液细胞毒性,将P2代细胞种植到纤维膜上体外培养7天后,通过LIVE/DEAD染色共聚焦图像及SEM图像评估混合纤维膜的生物相容性。3.将细胞-混合纤维膜复合体体外培养3天后,构建±30°斜交叠层组织工程纤维环支架,并通过组织学及免疫组化染色评估细胞-支架复合体的生物学行为及其用于纤维环组织工程的可行性。结果:1.体视及SEM图像观察可见纤维排列方向较为一致,直径较为均一,纤维表面较粗糙,凹凸不平,混合微米纤维的直径为18.05±3.51μm;层间纤维角度为±30°交叉排列及平行排列状态下拉伸弹性模量分别为9.91±0.63MPa和8.25±1.09 MP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TIR分析表明混合材料具有PCL和SF的化学成分特征。2.CCK-8增殖检测显示随着时间进行OD值增长趋势明显。浸提液组不同时间点之间OD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至第10天时与对照组间差异出现统计学意义(P<0.05)。LIVE/DEAD染色共聚焦图像显示AF细胞与混合纤维膜复合培养后生长活性良好,细胞数量较多且能够沿纤维方向取向生长。SEM图像显示细胞能够黏附于材料表面并分泌大量细胞外基质。3.斜交叠层组织工程纤维环固定牢固,截面可见各层间基本无分层,接触较好。HE染色可见AF细胞呈长梭形,能够黏附于纤维表面,混合纤维交叉取向结构能够在图像中分辨。甲苯胺蓝及番红O染色为阳性,阳性区域主要集中在外层及层间的空隙处。I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为阳性,显浅棕色,均匀分布在支架纤维之间。结论:1、本实验中以湿纺法制备了PCL/SF混合微米纤维膜,其纤维排列方向一致,直径均匀;将其按±30°斜交叠层排列时具有一定的力学强度。2、取向排列的PCL/SF混合纤维能够引导AF细胞在混合纤维表面取向性黏附、增殖及分泌大量细胞外基质,具备良好的生物安全性和生物相容性,是构建组织工程纤维环的理想支架载体。3、本实验中应用细胞-混合纤维膜复合体构建了模拟外层纤维环±30°斜交叠层结构的仿生纤维环支架,能够为AF细胞在支架中的生存及ECM的分泌提供结构支持,可以用于构建组织工程化纤维环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