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6年5月,伴随《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的成功推行,定向增发作为一种新的股权再融资方式在我国正式启动,它的出现改变了资本市场配股的融资偏好,成为了上市公司首选的股权再融资方式。定向增发特定的发行对象以及超过一年的股票锁定期限,能够减轻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恶意“圈钱”以及对资本市场即期扩容压力的顾虑,有利于维护资本市场良好的经济秩序。与公开发行相比,定向增发实行简易的审批程序,没有过高的业绩要求和信息披露要求,从而有利于提高融资效率,降低融资成本,保守商业秘密。此外,上市公司通过定向增发可以实现引入战略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注入优质资产以及集团公司整体上市等目的,从而改善经营治理效果,提高生产运营效率,降低外部交易成本。因此,从理论上说定向增发应该有利于提升上市公司的成长性。然而,我国资本市场的经验研究却表明,尽管定向增发在短期内有积极的市场反应,但是长期市场反应和长期业绩表现均不佳,说明我国的定向增发并没有完全实现理论上的效果。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定向增发是我国不成熟资本市场中的新生事物,由于缺乏充分有效的监督体系,控股股东在定向增发的过程中有较大的动机和能力对上市公司进行利益输送,通过不合理的折价,注入劣质资产,有失公允的关联方交易等,损害上市公司及中小股东的利益,削弱上市公司的成长性。如今,定向增发在我国已经经历了近8年的发展,伴随资本市场的日益完善,对定向增发的监管是否变得更加规范有效呢?定向增发究竟是一种便捷的融资途径,抑或是上市公司进行利益输送行为的障眼法呢? 为了研究上述问题,本文在对定向增发的相关文献及有关理论进行回顾的基础之上,结合我国定向增发对上市公司成长性影响的定性分析,深入探究了世茂股份(6000823.SH)2009年的定向增发对公司成长性的影响。在案例分析的过程中,首先,以股价作为成长性的衡量指标,通过对比分析世茂股份与上证指数的累积收益率,分析了世茂股份定向增发的短期市场反应和长期市场反应。其次,以主要的会计数据及反映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以及发展能力四个方面的财务指标作为成长性的衡量指标,通过对世茂股份的财务数据在定向增发前后的纵向比较,以及与3家同业竞争者(保利地产,600048.SH、万科A,000002.SZ、陆家嘴,600663.SH)在定向增发之后的横向比较,分析了定向增发对世茂股份财务业绩的影响。最后,概括总结定向增发对世茂股份成长性的影响,并进行原因分析。 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此次定向增发提高了世茂股份的成长性,实现了这种融资工具的预期效果。结合定向增发的种种乱象,笔者认为世茂股份的定向增发之所以取得较好的效果是因为(1)融资目的明确;(2)执行到位;(3)战略定位准确。上述经验值得其他上市公司及监管部门借鉴。此外,世茂股份的股价变化也反映出我国的资本市场存在信息泄露的现象,相关部门应予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