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细角毛藻的气升式光生物反应器高密度培养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agonlzt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纤细角毛藻Chaetoceros gracilis是硅藻门、中心藻纲、盒形藻目、角毛藻科、角毛藻属的一种海水生浮游微藻,也是双壳贝类、海胆、海参以及甲壳类等幼体的优质饵料。目前,生产上多为采用f/2配方的室外开放池式培养,培养效率低、细胞密度小,严重影响了生产的顺利进行,而该藻的利用光生物反应器的高密度培养尚未见报道。 为了最终实现纤细角毛藻Chaetoceros gracilis的高密度大规模培养,本文采用从摇瓶培养到放大培养最终实现光生物反应器高密度培养的研究路线:首先,在300mL锥形瓶的摇瓶培养中,采用正交实验的方法对影响纤细角毛藻生长的主要营养因素进行优化,获得了以海水为基础的优化培养基配方:NaHCO3 0.15 g/L、Na2SiO3·9H2O 0.20g/L、NaNO3 1.00 g/L、KH2PO4 0.02g/L、VB1 2.7mg/L、VB12 1.5μg/L,对照实验表明用该优化配方培养纤细角毛藻具有生长速度快、产量高的显著优势;然后,在10L广口瓶中通过放大培养确定了该藻培养时碳源、pH值、接种量等培养条件;接下来,在PhR—L20C气升内环流式光生物反应器中通过正交实验就影响该藻生长的光照强度、通气率、培养温度等主要因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光照强度和通气率对藻体细胞的生长具有显著的影响。最后,在光生物反应器中,采用优化配方,在光强8mW/cm2、通气率0.6vvm、培养温度23℃等优化条件下,经过5 d的培养,纤细角毛藻细胞的生物量产量和细胞密度分别达到了1.13g/L和8.1×107cells/ml的较高水平。 虽然从综合考虑,作为水产动物饵料的生产,本反应器尚存在成本高、操作繁杂、清洗不便等缺点,离实际生产应用尚有距离,但本研究的意义在于初步探讨了纤细角毛藻高密度培养时的生长特点和培养条件,从而为生产实际中所采用的平板式光生物反应器大规模培养该藻的工艺优化奠定扎实的基础,显示了广阔的前景。
其他文献
自人类第一部彩色电影诞生以来,色彩绚丽的影像画面就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多姿多彩的想象与欣赏,随着电影艺术的不断发展,色彩在电影中的作用已然不再是简单的画面构图了,一代
通过实地走访和发放问卷对甘肃省静宁县各村农村信贷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了静宁县各村的种植产业及收入来源、静宁县农村主要的融资方式、静宁县农民信贷来源渠道、农民信贷
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阅读习惯,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提高数学学习的有效性,体现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外腔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器受到人们的极大关注。与其他可调谐激光器相比,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器具有波长调谐范围宽、结构紧凑和调谐速度快等优点,这些优点使其在频谱分析,光纤传感和污染气体检测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其中,基于微机电系统(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MEMS)转镜的外腔可调谐激光器因其本身具有结构紧凑、可调谐范围宽、光谱线宽窄、控制精度高等优
桩基础具有可以有效提高基础承载力和改善沉降变形等诸多优点,因而在工程中被广泛应用,对于桩基领域而言,若能够准确可靠的测试出基桩承载力,对工程具有实际指导意义。基桩自锚静载测试技术作为一种新型基桩承载力测试方法,目前针对其工作机理、桩-锚-土互相作用等缺乏完整系统的研究。本文在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以理论研究及分析为核心,以室内模型试验和有限元ABAQUS软件数值分析为手段,主要针对以下几方面
目的:为了探究福建省红树林稀有放线菌的多样性,以便能够筛选获得新药源活性次级代谢产物产生菌,为后续资源开发奠定基础。方法:使用14种选择性培养基,对采自于福建省红树植
东窗事发1999年8月18日 ,鸿雁传书 ,一封来自河南的协查函寄到了庄河市国税局票证科 ,当天票证科的同志就来到开票单位进行逐笔核对 ,经查由庄河市兴达工艺品厂开给河南省镇平县丝绸
中国经济的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改革力度逐渐增强,也带动了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学校面临更多的机会,同时也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非盈利性的学校纷纷将企业的绩效考核引入到学校的管理当中来,对专任教师进行绩效考核,可以全面的分析、衡量和评估专任教师的工作完成、岗位职责履行等情况,还可以对教师个人的发展情况进行评估,能够更加务实和完善反应出教师各个方面的工作情况。此外,通过以上的综合情况反应,在评估教师工作的
戏歌是中国音乐创作领域特有的一种形式,它是不同地方戏曲元素和歌曲的融合,自诞生至今,随着历史前进的车轮,其鲜明的时代性也得到充分的体现——立足民族民间音乐特别是地方
乐器发展从古代就已经开始,古代由于制作技术以及材料的限制,出现了大量的陶器乐器。陶器可以发出非常优美的声音,并且利用特制的陶器,还可以进行音乐的演奏,由此从古至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