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秃杉为第3纪古热带植物区系孑遗植物,是国家1级保护树种。其适应性强,繁殖容易,生长迅速,材质优良,病虫害少,是我国南方山区营造用材林、风景林、水源涵养林的优良树种。 本课题在武汉、襄樊和五峰三地对秃杉9个不同种源的苗期和幼林进行田间试验,观测了不同种源高生长、分枝、根系性状以及生长适应性等差异,并与杉木进行了比较。分析了秃杉地理变异的规律,为造林种源选择提供试验依据,对于实现适地适种源、速生丰产,保护和发掘秃杉这一特有珍稀树种的优良种质基因资源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结果表明: 不同种源秃杉在苗期和幼林期生长存在显著的差异。试验林中,云南种源平均高生长大于种源平均值13%,胸径生长大于种源平均值12%;13年生单株材积0.0436m~3,比种源平均材积高0.0114m~3:优良种源材积遗传增益35.6%。结果还表明,高生长表现最好的贵州格头种源比杉木高36.2%,胸径生长表现最好的贵州交密种源比杉木高21%,秃杉每公顷蓄积量比杉木增产57.7m~3。并且在杉木采伐迹地上的表现极显著地优于杉木。 秃杉生长与原产地生态因子相关分析表明,13年生不同种源秃杉高生长量与经度、纬度线性呈中度负相关;胸径生长与经度、纬度负相关,达到0.1显著水平。高生长与海拔、温度、降雨线分析结果中度相关,胸径生长与海拔、温度线性分析结果达到0.1显著水平。 秃杉的生长节律表现为高、胸径生长在3年前生长缓慢,3年后生长逐渐加快,进入速生期。13年生林分,其材积呈逐年上升过程,10年生材积连年生长量0.00382m~3,12年生连年生长量0.00799m~3,第13年一年生长量达到0.01176m~3。 秃杉的生态适应性较强,在海拔60m的汉江平原至海拔800m的中低山,均可栽培,在砂土、壤土、石渣子土、黄粘土或中性偏碱的冲积土中都能够生长,具有一定的耐碱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