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不同版本的多恩诗歌的汉译为例,探讨了诗歌翻译中的一些基本问题,着重研究了诗歌翻译中的美学再现。 约翰·多恩(1572—1631)是英国十七世纪玄学派诗歌的代表人物。无论是在西方还是在中国,多恩的诗歌都曾受到人们极度的赞扬,也受到猛烈的批评,这一现象一方面说明了多恩诗歌的复杂性,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人们对诗歌艺术的不同观点。以这样一个备受争议的诗人作品的汉译为例,对研究诗歌翻译具有典型性的意义。 著名的德国翻译理论家赖斯(Katharina Reiss)把各种文体的文本分为四种:1.内容为主的文本(如新闻报道、操作说明等),2.形式为主的文本(如所有的文学艺术作品),3.吁请为主的文本(如广告、布道、宣传等),4.声音为主的文本(如广播新闻和报道、戏剧作品等)。从文体类型角度来观察,诗歌属于形式为主的文本,其语言功能为表意(exposs)甚于传意(inform),诗歌翻译应尽量传达原作的美学价值而非仅仅传达其意义。 诗歌译者所承担的任务为传达原作之诗意,传达原作之诗形,传达原作之诗美,原作之诗美往往寓于原作之诗意、诗形之中,译者需善于发现,并在译作中竭力传达。诗歌译者所面临的挑战为忠实与背叛、精确与美。作为一名译者,他必须忠实于原作,尽力做到精确,但有时往往因为精确而失去诗美,因为在译作中,构成诗歌材料的语言发生了变化,原作之美亦发生了变化。为了使其译作保持诗歌特有的魅力,他有时不得不背叛原作中某些次要的东西。诗歌译者不得不在忠实与背叛、精确与美的两难境地中挣扎,并作出自己的选择。 多恩诗歌的美学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声音系统:音韵的粗糙不和谐,韵脚的复杂多变。多恩的诗歌由于大量使用口语,往往不合传统的韵律,出现所谓的“重音移位”的现象,但对韵脚,多恩十分讲究变化和复杂多样。 2.视觉系统:不规则的诗行排列及标点,为表达诗意和情感、控制语速、节奏服务。多恩的诗歌一反传统诗歌有规则的排列,其凹凸不平的诗行及不规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