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关系到全社会的和谐稳定及可持续发展。当前在农业发展过程中面临诸多瓶颈,尤其是农产品销售问题。长期以来,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农产品销售的政策和措施,但由于农业生产的特点以及供需结构的转变,农产品销售问题依然是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核心之一就是要实现产地与消费地的无缝对接,但关键是销售过程中存在了哪些问题制约这一目标的实现,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是当前农业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本文首先从马克思流通的概念开始,对马克思的流通理论进行了分析和梳理。马克思从不同的角度对流通进行了论述,但归纳起来就是两个方面:第一,流通是至关重要的,在流通过程中销售是最困难的,是“惊险的跳跃”;第二通过缩短流通时间,减少费用等降低流通成本。其次分析了农产品的特点、当前农产品的主要销售方式。最后分析和探讨了当前农产品销售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和对策。 通过以上的分析和研究,认为当前我国农产品销售模式虽然很多,但都可以归入这两大类:一类是传统的销售模式,另一类是电子商务销售模式。在传统销售模式方面,提出了加强集贸市场、批发市场管理、提高超市经营管理水平以及发展专业合作社的措施;在电子商务销售模式方面,提出了提高农民参与电子商务的能力、建立现代化物流系统以及健全可追溯体系严格保障农产品质量和安全的对策和建议。电子商务销售势头强劲,因此国家要适应这一变化,适时出台和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希望这些意见及建议对农产品销售问题的解决有一定的启示及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