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致力于回答三个紧密相关的理论问题:首先,在当今世界那些新兴工业化经济体中间,为什么一些国家(地区)能够将本国工人阶级很好地整合进既有的政治及经济秩序之中,获得他们对工业关系与政府权威的长期服从,而另外一些国家(地区)的劳工整合能力却很弱呢?其次,作为当代全球最为活跃的新兴工业化经济体之一,中国政府在改革开放时期的劳工整合能力呈现出怎样一种发展趋势?又是什么因素影响了中国政府现有劳工整合政策的实际效果?为此,笔者在导论中对劳工整合与国家劳工整合能力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详细梳理了学界现有的三种主流劳工整合理论。笔者发现,无论是依附论、发展型国家理论,还是历史制度主义理论,都无法对后发工业化国家间劳工整合能力的差异给出圆满的解释。针对这种不尽如人意的现状,笔者尝试着提出一个替代性的理论假说。本文认为,工业化模式才是影响新兴工业化经济体劳工整合能力(亦即政府整合政策的实际效果)的关键因素。在这一假说的基础上,笔者建构了一个新的理论框架来揭示一国劳工整合能力的动力机制。在此之后,本文从两方面入手论证了自己的上述观点与理论模型。首先,笔者在第二章中进行了一项跨国比较劳工研究。本文选取了20世纪60-70年代期间同样采取威权主义劳工整合形式的韩国、台湾地区、巴西以及墨西哥这四个新兴工业化经济体作为案例,考察当时他们各自在劳工整合上所取得成效。结果显示,虽然四个案例中的统治集团都对本国劳工进行了系统的镇压,但是韩国与台湾政府在该时期收获了一支高效而又服从的工人阶级队伍;相比之下,巴西和墨西哥政府则饱受国内工人生产效率低下、集体抗争行动频繁之苦,政治秩序及工业关系长期处于不稳定状态。这意味着,韩国与台湾政府在劳工整合能力上的表现明显强于巴西与墨西哥的统治集团。笔者发现,不同类型的工业化模式是导致劳工整合形式相同的这两组国家在劳工整合能力上呈现出显著差异的根本原因。具体来说,由威权政府所推行的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EOI)在上述二十年间显著地提高了东亚两个新兴工业化经济体中产业工人阶级的整体市场地位和职业技术水平,改善了他们在社会收入分配中的地位,因而促进了他们对现有工业关系与政治秩序的服从;对比之下,由巴西与墨西哥政府主导的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ISO)则无论是在提高工人的社会地位还是劳动力素质以及劳工服从程度上都表现得非常糟糕。由此可见,正是工业化模式上的差异最终导致了巴西与墨西哥统治者的劳工整合能力明显弱于同时期的韩国与台湾政府。在对劳工整合能力影响机制进行完横向的跨国比较研究之后,笔者将讨论的重心拉回至当代中国语境,试图解答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劳工整合问题的现状及其成因这两大核心议题。在第三章中,通过对当代中国劳工阶层社会地位、生产关系、身份认同以及集体行动方式的详细考察,笔者发现当前中国社会正面临着日益严重的劳工政治危机。危机的具体表现形式是,政府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无法有效地提高工人的社会地位,保护其合法权利,导致工人越来越不信任现存的工业权威秩序,社会中的劳资冲突和工人抗争性事件日益频繁,现有的劳工整合政策也逐渐失去了以往缓解劳动关系的正面功效。换句话说,中国政府的劳工整合能力呈现出不断下降的危险态势。第四章与第五章则重点探讨了造成上述劳工政治危机的现实原因。在第四章中,通过总结和归纳海内外学界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化进程与经济发展的研究成果,笔者揭示了中国独特的工业化模式及其影响国家劳工整合能力的具体机制。笔者发现,独特的出口代工导向型工业化模式导致中国产业工人阶层在生产过程与劳动力市场中的处境不断恶化,进而促使他们对现有专制性工业关系与地方政府的不满情绪日益高涨,工人的集体抗争行为也随之频繁爆发。第五章为一经验研究章节。笔者选取上海地区非公企业党建工程作为个案,详细探讨了这一新型劳资关系协调制度的运作方式和实际效果。笔者发现,在当前的工业化模式与社会主义国家-劳工关系历史遗产的双重制约下,非公党建的运作逻辑与制度目标其实并没有超出传统社会主义时期国家对产业工人的威权整合形式。由此可见,这种官方所鼓吹的“创新”,很大程度上实际上只是在已有的工会体制上进行的一种“制度叠加”行为。不难看出,由于身处资本专制力量异常强大的当代中国市场机制之中,所谓的新型劳工整合政策在维护工人合法权益上所能起到的作用是极其有限的。在第六章中,本文将对劳工整合问题的思考再向前推进了一步。笔者尝试着探讨工业化模式对国家整合形式与国家形态的转型所可能产生的影响。通过对以往有关中国国家形态的各种理论观点进行梳理及辨析,再结合前文的研究成果,笔者提出了“庇护-威权型发展主义国家”这一新的国家形态概念。笔者认为,正是独特的工业化模式塑造了改革开放时期中国的“庇护-威权型发展主义”国家形态。最后,结论部分总结了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并分析了劳工整合视角在当代中国劳工政治研究领域中所可能具备的理论潜力。在此基础上,笔者还从公共政策的角度探讨了提高中国政府劳工整合能力的可能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