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直以来,存现句的研究都是学界的热点话题,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都曾对存现句进行了探讨与剖析。存现句是语义上表示何处存在、出现、消失了何人或何物的句式,结构上一般有三段,即处所段+存现动词+人或物段,语用上用来描写景物或处所的一种特定句式。莫言,一位著名的中国作家,在2012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之后更加为人们所熟知。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都对莫言作品进行了研究,有从作品本体来解读的,也有从译本方面来分析的。而这一切既要归功于莫言本身的“魔幻现实主义”创作特色,更要看到葛浩文优秀译本的传播作用。莫言作品众多,尤其擅长小说创作。作为小说三大必备要素之一典型环境要素,包括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两个方面,在莫言的作品中主要以存现句的形式出现。因而在这两方面的基础上,本文将存现句研究、莫言作品中的存现句原文和葛浩文的存现句译文相结合,以此来窥探汉语存现句的英译问题。 翻译转换理论是著名语言学家和翻译理论家卡特福德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在《翻译的语言学理论》一书中提出的,这也是他一生中唯一的一本翻译理论专著。20世纪90年代穆雷教授将其翻译成汉语,从此将翻译转换理论引入我国。翻译转换指的是原语进入译语过程中离开形式的对应。转换主要有两种类型,层次转换和范畴转换。 本文选取莫言《红高粱》《丰乳肥臀》《师傅越来越幽默》《变》4部作品,对其中的存现句进行穷尽性梳理和分类。在此基础上,提取葛浩文英译本中的对应译文,以此为语料,探讨汉语存现句和英语存现句的异同之处,运用卡特福德的翻译转换理论来分析葛浩文在英译过程中所采取的翻译转换策略,总结葛浩文在翻译莫言小说原文中不同类型存现句时所采用不同翻译转换的规律。最后归纳出汉语存现句英译的模式框架,以期对汉语存现句翻译有所启迪。 通过此研究,本文作者发现:汉语存现句和英语存在句除了在语义功能和句子结构方面有一定相似之处外,在句子语序和句法成分等其他方面均大相径庭;葛浩文在英译莫言作品中的存现句时,灵活运用了除系统内转换之外多种翻译转换以此来达到自己的翻译目的;由于英汉存现句句法结构的差异,在翻译转换中结构转换的使用频率最高;关于汉语存现句的英译框架,“A+B(V了)+C”句式通常运用层次转换中的时态转换;“A+B(V有)+C”句式通常运用结构转换中的主语转变为状语转换,也就是翻译成典型的英语“there be”句式;“A+B(V着)+C”和“A+B(V+趋向词)+C”句式通常运用结构转换中的宾语转变为主语转换;“A+B(V着)+C”句式还会涉及到结构转换中的主被动语态转换;“A+C”句式通常运用类别转换;除此之外还有一种不涉及转换的英译方式,也就是直译,通常运用于“A+B(V着)+C”和“A+B(是)+C”两种句式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