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外美术的发展基本上都经历了两个主要阶段——宗教美术与非宗教美术。这两个阶段的分野以独立艺术家和独立艺术品的出现为标志。独立艺术家和独立艺术品的出现在中国大致可以确定为魏晋南北朝时期,欧洲则大致在文艺复兴时期。在此之前,艺术创作是作为宗教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存在的,它把宗教思想和故事转换为可见的视觉形象,民众的宗教经验往往就来自于这些视觉形象而非真正的宗教典籍。宗教也得以借此使信众回避了阅读和理解典籍的困难,在从文字向图画转化的过程中实现了其宗教扩张性,本文中将要讨论的《伊甸园》和《萨埵本生》就是分别处于东西方世界宗教与非宗教美术分野的时期且又具有上述宗教功能的作品。虽然《伊甸园》和《萨埵本生》都处于宗教与非宗教美术分野的大背景之下,它们的第一属性也仍然是宗教性的,但这两幅作品却与它们之前的同题材宗教美术作品显得格格不入,它们都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之前宗教绘画的规范和程式,开始在画面中融入了创作者自身对于故事情节甚至是教义的理解,而不再是单纯的对标准图式的沿袭和简单的把文字情节转换成图像情节,在一定程度上开始展现出如李泽厚先生所形容的“独立自我的表现”。它们代表了各自所属的绘画序列在观念,技术,外来影响等因素推动下的转型过程,标识了它们所代表的这种转型在美术史序列中的地位。不过虽然它们都在相似的转变进程中站在了相似的时间节点上,但是它们在各自画面中所表现出来的对意图的呈现,对时间观念的认识甚至是对画面结构的安排等方面,却又充满了技术层面和观念层面的区别,这也将是本文讨论的重点。本文首先分析了《萨埵本生》和《伊甸园》各自所属的文化环境和宗教背景,就它们的文本出处和宗教背景作了讨论,接着分析了每一幅宗教绘画都无法逃避的功能性与主观性的问题并由此引申出了对“图像逻辑”这一概念在这两幅作品中不同表现和作用方式的讨论。在做了上述铺垫之后,在第三章着重分析了《萨埵本生》和《伊甸园》不同的画面表现方式,不同的画面结构,以及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的绘画时间观念。这两幅作品虽然背景类似,但是存在的区别则更多。本文希望立足于这种分野的大背景之下,来分析这两幅在时间节点上处于类似区间的作品的不同图像逻辑和叙事方式,并且希望探讨这两种不同图像逻辑和叙事方式背后所蕴藏的观念性因素及其具体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