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已经经过了10年的探索与实践,它是一项具有可持续性发展的长期工作,需要我们不断的对已经实施的部分进行回顾和反思,检验已有的成绩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研究性学习课程是新课程提出的一门全新的课程,成为了新课程改革中的一大亮点,从实施开始一直受到各方面的关注。作为一种问题解决式学习,研究性学习课程的课程目标之一就是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所以本研究的题目为:研究性学习课程中的知行统一——以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为例本研究一方面可以有助于发展学生主动质疑的能力,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改变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果,进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另一方面,可以为教师在日常学校生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供新的思路和指导,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并且可以为完善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相关参考依据。本研究主要分为五个部分进行。第一部分通过阅读大量的文献及背景资料,明确研究的主题和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二部分在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对具体学校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施过程进行仔细观察,结合国家文件、学术论文和研究性学习代表性专著,明确研究性学习课程究竟是什么样的课程,与学科课程的区别是什么,以及它在整个课程结构中有什么样的地位,以及它本身有什么样的内涵和特点。从理论的角度论述研究性学习课程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有效途径。第三部分了解了学生选题阶段的现状,为研究学生的问题意识打下了基础。第四部分对问题意识的概念进行解构,制定出问卷的编制提纲,依据提纲转化成测试题目,经过初试调整后形成最终的调查问卷。然后在学生进入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前后进行问卷调查,对结果进行分析。第五部分与理论框架相结合,提出合理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本研究的结论是:在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的选题阶段,学校的工作已经步入了常态化,学生的选题也体现出了学生的心理特点,但是选题从来源上讲有一定的局限,从研究方法上也显得有些单一。研究性学习课程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基本上做到了知行统一,但是有些方面仍不够让人满意,需要在实践过程中加以调整。结合理论与实际,针对研究性学习课程,提出了相应的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