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2010年1月-2013年12月呼吸内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病原菌构成、耐药率及变化,同时分析AECOPD患者在各期肺功能的分布特点,从而更好的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对我院呼吸科四年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病历进行统计分析,并将2010年1月-2011年12月入选患者分为甲组,乙组是2012年1月-2013年12月;对送检的痰(所有标本通过镜检筛选,将痰液标本中每低倍镜视野下上皮细胞<10个,中性粒细胞>25个或二者比例<2.5者视为合格痰标本)或支气管灌洗液培养结果、耐药率进行统计分析,同时统计患者的肺功能结果,按肺功能分为I、II、III级,并分析各期肺功能病原菌的差异性。结果2010年1月-2013年12月共入选病历455例,送检标本培养出细菌208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45株(69.71%),革兰阳性球菌37株(17.79%),真菌26株(12.50%);革兰阴性菌有铜绿假单胞菌50株、29株鲍曼不动杆菌、27株肺炎克雷伯菌、25株大肠埃希菌、6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4株阴沟肠杆菌、4株洋葱伯克霍尔德菌;革兰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25株)为主,还有5株屎肠球菌,7株表皮葡萄球菌;真菌分别为12株白色念珠菌、6株热带念珠菌、5株曲霉菌、3株克柔念珠菌。通过甲组、乙组结果比较,革兰阴性杆菌的构成比有逐渐下降趋势,而革兰阳性菌有逐年升高趋势;结果提示主要革兰阴性杆菌对碳青霉烯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联合制剂等药物敏感,但对头孢二代、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耐药率高。革兰阳性菌对阿奇霉素、青霉素耐药率均较高,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对细菌保持较高敏感性。根据甲组、乙组细菌的耐药率比较,临床常见的病原菌对大部分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均上升。真菌对两性霉素B等抗真菌药物较敏感。依据肺功能分为I、II、III级,病人数量分别为95例、185例、175例,感染细菌株数分别是21株、85株、102株;此次收集病历结果示6人为两重感染,3人为3重感染,且他们均属于III级患者,故III级培养出细菌病人为90人,I、II、III级患者细菌检出率分别为21.11%、45.95%、51.49%。III级患者感染病原菌的概率较高,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真菌在不同肺功时期具有差异性,III级患者更易感染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真菌。结论我院呼吸科AECOPD患者送检标本分离的病原菌革兰阴性菌的数量占首位,革兰阳性菌及真菌在细菌构成中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常见病原菌耐药率高,且近几年病原菌耐药率有逐年上升趋势;不同肺功能时期病原菌的分布不同,III级患者更易感染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真菌。通过了解慢阻肺病原菌的分布、耐药性并结合肺功能不同时期病原菌感染特点更合理的经验性应用抗感染药物,对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及降低耐药菌的产生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