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鸭疫里默氏杆菌内毒素在里默氏杆菌致病机制中的作用,进一步了解里默氏杆菌病病理特征之间的关联。利用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优化了里默氏杆菌胰蛋白胨大豆培养基,以提高里默氏杆菌得率。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结合神经网络建模和遗传算法寻优,最终获得0.6g/100ml的得率,较优化前提高了33.3%。在传统热酚水法的基础上结合乙醇沉淀技术,抽提里默氏杆菌的脂多糖,纯化后使用苯酚硫酸法测定脂多糖的含量。结果显示,脂多糖得率约为3‰-4.66‰之间。以实验病理学方法对人工攻毒里默氏杆菌内毒素雏鸭进行系统病理组织学研究,采取病变组织器官制作病理切片研究。首先以4 m的剂量对21只雏鸭攻毒进行预试验,分皮下、静注和腹腔注射三个途径。预试验结果显示雏鸭集中死亡于攻毒后的18 h内,之后出现精神萎靡、厌食等表现,死亡数减少。在此基础上,确定攻毒剂量为8 mg。以8 mg的剂量对150只雏鸭攻毒,分为皮下、静注和腹腔注射三个途径。通过临床观察、病理症状观察和病理组织学研究记录雏鸭病理特征情况,完成了病理特征数据的收集。将数据从文本形式转换为以记录新方式存储于数据库,然后将原始数据记录的多值属性转换为布尔属性,对空缺值和数据不一致等问题做了适当的处理,删除一些不相关的属性,得到了适合于关联规则和最大频繁项集数据挖掘的需要的数据形式。经过了属性转换、空缺值处理、数据不一致处理、数据归约和数据变换这一系列数据预处理过程后,进行了数据挖掘,提出有意义的关联规则和频繁项集。为深入理解里默氏杆菌病致病机制提供信息。结果显示,攻毒后的18 h雏鸭死亡数最高。三个攻毒途径产生的病变相似,死亡数最高是静注组、腹腔组次之、皮下组最低。LPS在致病机制中主要起使血管通透性增高、细胞损伤、组织器官出血的作用。LPS引起的血管通透性增高、细胞损伤、组织器官出血的作用是为纤维素性渗出提供基础,LPS应该是和另外的里默氏杆菌致病因子协同作用共同引发里默氏杆菌病特征病理变化的。经过组织学观察记录,通过数据挖掘技术中的关联规则挖掘,得出病变特征中,心、肝、肺、肾、十二指肠、胰和脑有较强的关联性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