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元明易代后,元朝政权北遁沙漠,史称"北元"。虽然失去了对中原的统治,但北元朝廷及其他残余的蒙古势力仍与明朝对峙,时刻意欲恢复,这样的局面不仅存在于明代初始,在北元陷入分裂,成为两个蒙古部落后仍然延续着这样的态势,贯穿明王朝的始终。由此形成的明朝与蒙古势力的关系,体现了这一时期相互往来的重要特征,因此一直是学界讨论和关注的重点。在相关问题的讨论中,探讨明初对北元朝廷及其周边残余蒙古势力,以及分裂后的蒙古部落的政策变化是研究明代明蒙关系的重要一环,因此相关的学术积淀也相对深厚。这些研究虽然对了解明初处理北元及蒙古势力的关系上有较大贡献,但缺少对明初政策实施阶段的系统性划分和对各个阶段的细致梳理。基于上述的研究背景,本文以明初洪武、永乐二朝为主要研究时段,试图探讨与检视洪武及永乐时期中,不同阶段明朝对蒙古势力的政策形成及演变、洪武与永乐二朝之间的政策的连续性以及政策下出现的册封与出征的相关问题。本文一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论述了洪武建元伊始至洪武五年之间明朝对蒙古势力的两个基本政策,即以北元朝廷为主要对象进行的军事行动和政治诱降,这一阶段对于北元朝廷军事上的行动较为成功,但政治上的诱降政策却始终被无视,至洪武五年明朝岭北之役失利,终于导致了明朝对蒙古势力政策的转型;第二章主要探讨了洪武五年后,明朝将对蒙古势力的战略重心转移到了北元朝廷之外,将西北、西南及东北的蒙古势力逐个击破,孤立了北元朝廷,最终于洪武二十一年大破北元朝廷,给蒙古势力极大的震慑,北元朝廷遭受重创后也在洪武末年陷入分裂,形成了其后东西蒙古二部共存的格局;第三章主要讨论了除了依据时局变化而屡次调整对蒙古势力的政策之外,还对洪武年间贯穿始终的两个对蒙基本政策——防御与招抚的制定进行了考察;第四章主要论述永乐年间,成祖如何将洪武年间的对蒙政策进行继承和调整的,但是由于对东北兀良哈三卫防御作用的重视,成祖不惜四次征伐东蒙古,导致永乐后期蒙古各部的势力平衡被打破,对其后的明蒙局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