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四川丘陵区各典型丘陵区县为例,在土地利用结构最优思想的指导下,通过数据的收集、整理与分析,首先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分析了该区的经济、生态效益与土地利用结构的相关性,然后以回归分析所得的回归系数为效益系数,在不同经济发达程度的区域,各选取三个区县,以经济、生态效益最优为目标,以社会条件为约束条件,建立多目标规划模型,得出该区县的土地利用优化结构。最后,分析了不同经济发达程度下各区域的土地利用结构优化规律。结果表明: (1)与经济效益相关性最为密切的是建筑用地,且从经济较发达区到欠发达区,其相关性逐渐减弱。但建筑用地与生态效益指标—土壤侵蚀量的回归检验却不显著。 (2)农用地与经济效益相关性较为显著,且从经济较发达区到欠发达区,其相关性逐渐增强,在经济欠发达区其显著性还大于建筑用地,但其与生态效益指标土壤侵蚀量的回归检验却呈正相关。 (3)林地与经济效益的相关性不太显著,在经济较发达区甚至出现了负相关,在转向经济欠发达区,其正相关性逐渐显著。在与生态效益的回归分析中显示,林地与生态效益指标—土壤侵蚀量呈极显著的负相关性。 (4)数学模型求得的土地利用优化结构大致为:①经济较发达区,耕地约为46—55%;建筑用地约为15—20%;林地约为7—14%。②经济中等发达区,耕地约为45—50%;建筑用地约为10%;林地约为22—28%。③经济欠发达区,耕地约为31—38%;建筑用地约为9—13%;林地28—41%不等。 (5)在优化结构下,在经济较发达区,经济效益可增长约27%,土壤侵蚀量可减少约4.5%,在经济中等发达区,经济效益可增长约30%,土壤侵蚀量可减少约4.5%,在经济欠发达区,经济效益可增长约50%,土壤侵蚀量可减少约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