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AM真菌多样性及其与植物多样性的关系

来源 :河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bin07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生物多样性的现状研究就成为更好的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前提,所以生物多样性的调查工作就成为值得关注的重大科学问题。AM真菌具有丰富的物种多样性且分布广泛,能与绝大多数植物形成共生体系,具有重要的生理生态作用。目前生物多样性的调查多集中在地上部分,因此开展地下AM真菌生物多样性的调查可以丰富生物多样性的理论。  本文以秦岭主峰太白山为主要研究对象,自海拔1050米-3750米,分18个垂直梯度,共采集336份植物根系样品和336份根际土壤样品,系统地调查了其地下AM真菌的多样性及其空间分布特征,同时调查了其地上植物的多样性及其与AM真菌的侵染状况。调查结果表明:  (1)在植物根际的336份土壤样品中,共分离鉴定到5属45种AM真菌,其中球囊霉属(Glomus)27种,无梗囊霉属(Acaulospora)7种,巨孢囊霉属(Gigaspora)4种,盾巨孢囊霉属种(Scutellospora)6种,内养囊霉属(Entrophospora)1种。其中地球囊霉(G.geosporum)分离频率最高,且孢子密度最大。  (2)AM真菌的孢子密度和物种丰富度明显受到海拔高度的影响,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AM真菌的孢子密度和物种丰富度明显降低。对各个AM真菌属孢子密度、相对多度、分离频度及重要值的研究表明:总体上呈现球囊霉属〉无梗囊霉属〉巨孢囊霉属〉盾巨孢囊霉属〉内养囊霉属。尽管在不同海拔梯度上,AM真菌多样性明显不同,但各属孢子密度、分离频度、相对多度和重要值的差异基本呈以上的顺序。  (3)对336个植物根系样品的分析结果表明,被AM真菌侵染的样品达260个,侵染率为77%。在对各海拔及不同科植物的侵染强度(菌丝长度侵染率、根内丛枝数量、根内泡囊数)研究发现,不同海拔高度上,植物的侵染强度差别很大,但不随海拔高度呈现规律性变化,不同科植物AM真菌侵染的强度差异也很大。  (4)植物物种多样性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呈明显的下降趋势。相关分析表明:AM真菌物种多样性、孢子密度与植物多样性呈显著相关关系。
其他文献
一部优秀的电影作品,如果不能华丽地尽情绽放就寂寞收场。电影市场处于不断变化完善和发展中,电影宣传所依仗的信息传递方式也在日益革新,不被常规所限也许就是唯一的定律。
电力光纤入户是国家电网公司智能电网建设全面推广项目之一,是石家庄供电公司整合通信信息资源、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电力光纤入户PFTTH (Power Fiber to the Home)是
配电网发生永久性故障后,快速有效地实现非故障失电区域的供电恢复对降低停电损失、缩短停电时间和提高供电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网络拓扑分析、故障定位与隔离,网络恢复重构三个方面对故障恢复问题进行研究,对现有的算法进行改进创新,致力于提高配电网故障快速恢复的速度与可靠性。主要研究工作如下:在网络拓扑分析方面,提出了一种基于溯源路径集的配电网拓扑搜索策略。该策略在静态拓扑分析中形成溯源路径集进行存储;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高度的生产自动化和社会信息化,及人们对电力依赖的日益增加,使得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日益重要。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继电保护系统其迅速、可靠动作保障了发电、输电、变电等一次设备的安全运行。同时由于继电保护设备的数目增加,传统的定期检修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电网的稳定性要求。为提高设备的可靠性,降低运行检修人员工作量,迫切需要开展继电保护设备的状态检修。在这一需求的基础上,本文对
配电网停电后的快速故障定位及隔离是提高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一大重要措施,而配电自动化水平的大幅提高,为配电网故障定位及隔离提供了信息和数据基础。提高供电可靠性的另一重要措施是快速恢复非故障区域的供电。配电网在设计之初为提高供电可靠性,通常采用多分段多联络的设计以增加对负荷的备用供电,但为了方便继电保护的整定及其他原因,在实际运行中,其大多采取开环运行的方式,在发生故障时,通常由馈线始端的保护动作切断
IgG4相关性硬化性胆管炎(IgG4-SC)是由IgG4阳性浆细胞、淋巴细胞浸润和胆管壁纤维化所导致的胆管进行性狭窄和破坏的一种疾病,主要表现为:胆汁淤积酶水平持续升高;血清IgG4水
苏云金芽胞杆菌(Bt)是世界上应用最为广泛的微生物杀虫剂,在多种害虫的综合防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一种重要的昆虫病原菌,Bt可以产生许多毒力因子帮助其侵入宿主,从而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