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GF基因修饰的巨噬细胞修复动脉粥样硬化小鼠血管内皮损伤的研究

来源 :武汉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zih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索在早期动脉粥样硬化小鼠颈动脉损伤模型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修饰的小鼠巨噬细胞是否可以作为VEGF的载体将VEGF定向输送到受损血管部位,促进损伤内皮的修复、抑制内膜增生,并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1.细胞实验:传代培养本实验室前期构建并经鉴定的稳定转染细胞系VEGF-RAW264.7(同时转染人VEGF165和绿色荧光蛋白ZsGreen1基因)、转染对照组ZsGreen1-RAW264.7(仅转染ZsGreen1)及未转染组RAW264.7细胞。将各组细胞培养48 h后,收集细胞培养上清液,通过Griess法检测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的产量;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的细胞中趋化因子受体2(chemokine receptor type 2,CCR2)和趋化因子受体5(chemokine receptor type5,CCR5)蛋白的表达情况,以此初探各组细胞在内膜募集数量存在差异的机制。2.动物实验:使用金属导丝制造ApoE基因缺陷型(ApoE-/-)小鼠左颈总动脉内皮损伤的动物模型,损伤后立即通过尾静脉分别注射不同细胞悬液,将实验动物分为3组:VEGF-RAW264.7组、ZsGreen1-RAW264.7组和无细胞的PBS组。损伤3天后,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左颈总动脉血管组织匀浆中VEGF蛋白的表达;损伤1周后,用小动物活体成像仪检测小鼠整个主动脉及左右侧颈总动脉中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细胞分布的位置及数量;损伤3周后,将各组部分动物的左侧颈总动脉制成冰冻切片,通过血管内皮细胞标记物CD31免疫荧光染色显示损伤血管内膜的再内皮化情况;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vWF(另一内皮细胞标记蛋白)和ZsGreen1(自发绿色荧光蛋白)双阳性细胞在血管壁内的定位,旨在发现注射的VEGF-RAW264.7细胞是否直接形成受损血管腔面的新内皮细胞;各组剩余动物的左侧颈总动脉制成石蜡切片,H&E染色后通过图像分析计算新生内膜的面积及内/中膜比值,以此评估受损动脉内膜增生的程度。结果:1.细胞实验:细胞培养48 h后上清液中,VEGF-RAW264.7细胞组NO的产量比RAW264.7组和ZsGreen1-RAW264.7组高出约5倍(P<0.01),后二者无明显差异。Western Blot显示,CCR2蛋白在各组细胞表达均较高,各组间没有明显差异。而CCR5在RAW264.7和ZsGreen1-RAW264.7细胞中表达微弱,在VEGF-RAW264.7细胞中表达显著增加(P<0.01),提示VEGF-RAW264.7细胞趋化至损伤部位的能力保持不变,而滞留在组织中的能力明显增加。2.动物实验:小动物活体成像仪显示,静脉注射的VEGF-RAW264.7和ZsGreen1-RAW264.7细胞均会自然募集到左侧颈总动脉内膜受损部位,而未受损动脉则无。且与ZsGreen1-RAW264.7组相比,VEGF-RAW264.7细胞能够被更多地募集到受损的动脉内膜(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VEGF-RAW264.7细胞治疗组左颈总动脉血管壁组织中VEGF蛋白表达量是另两组的5倍(P<0.01)。颈动脉损伤3周后,免疫荧光染色发现VEGF-RAW264.7组受损内膜的再内皮化率达到90.06%±6.27%,明显高于ZsGreen1-RAW264.7组的61.70%±9.48%和PBS组的60.57%±9.21%(P均<0.01)。且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共定位检测到VEGF-RAW264.7细胞合并长入受损内膜区域的新生内皮层,直接修复损伤的血管内膜。H&E结果显示,与PBS组和ZsGreen1-RAW264.7组相比,VEGF-RAW264.7细胞治疗组中新生内膜的面积和内/中膜比值均明显减小(P<0.01)。结论:VEGF修饰的巨噬细胞治疗能加速动脉粥样硬化早期受损血管的再内皮化并抑制新内膜形成,从而阻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靶向输送VEGF、提高局部NO浓度及直接参与受损内皮的修复。
其他文献
恶性肿瘤发展迅速、预后不良,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健康。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作为最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其在全球的发病率排第五位,病死率高居第
低出生重仔猪断奶时体重较低,断奶后存在生长抑制和健康问题。集约化养殖条件下,低出生重仔猪的存活及生长性能严重影响规模化生产、全进全出和屠宰性能。因此,针对低出生重
目的分析体表心电图中基线PR间期与心力衰竭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术后患者的结局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对比PR间期延长在心力衰竭患者的CRT结局中与PR间期正常患者的差别,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7年02月期间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住院治疗并符合纳入标准的共80例HFrEF患者,术后6月复查心脏彩超评估反应情况、行6MWD评估心功能状况,以全因死亡和再入院为终点事件,随访时间中位数
目的:探讨多模态影像后处理技术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测量(VBM)法在药物难治性颞叶癫痫的外科治疗中是否可以起到辅助作用,并分析难治性颞叶癫痫手术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
供需不平衡导致的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当今世界最紧迫的问题之一。在雨养农业区,旱地水资源显得更为宝贵,水分亏缺成为限制作物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关键因素。黄土高原是中国小
本研究旨在阐明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对小肠上皮细胞炎性调控的作用机制,探讨亮氨酸(Leu)是否可以缓解TGEV感染对小肠上皮细胞的炎症反应,揭示Leu在TGEV感染小肠上皮细胞产
目的:从胃癌组织高通量测数据中发现新分子hsa-miR-504-3p和CHEK1,并研究其对胃癌细胞系序增殖和凋亡的影响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方法:本研究通过对TCGA数据库中正常
目的:通过检测难治性癫痫患者脑组织中Rho鸟嘌呤核苷酸交换因子15(Arhgef15)及下游因子RhoA表达差异,研究其与癫痫的关联,并进一步探讨导致癫痫发作的可能通路机制。方法:收
N6-甲基腺苷(m6A),是一种动态的可逆的RNA转录后修饰。它是由甲基转移酶复合物进行催化安装,可以被RNA去甲基化酶清除,并被含YTH结构域的“读者”蛋白识别并进行转录后调控。
第一部分:主动吸烟与被动吸烟动物模型的建立[目的]为了深入研究主动吸烟与被动吸烟对机体产生的影响,本研究同时构建大鼠主动吸烟模型和被动吸烟模型,观察主动吸烟组、被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