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中,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尤其关键,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将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课题。国家高新区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是推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目前中国高新区体系尚不合理,呈现出大城市国家高新区发展速度较快、成果突出,中小城市国家高新区发展水平相对滞后的分化局面。通过历史考量和深入探究得知,区域经济发展的再平衡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国家高新区的重新定位与转型升级。国家高新区经历了近30年的跨越式成长,不仅在建设发展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而且在管理运营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尤其是在孵化企业成长、培育产业发展、提高创新能力等多个层面作出了巨大贡献。国家高新区一方面在经济增长层面继续保持着较快增长速度和较高增长规模,另一方面在区域发展层面不断引领着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并成为构建区域创新系统的中坚力量,已经快速发展成为辐射、带动周边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和引领区域经济转型的新动力。梳理近几年的相关研究成果发现,分别从国家高新区或者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开展研究的文献不少,但是将国家高新区与区域经济发展两者结合起来的学术研究偏少。此外,以往研究方向主要是针对国家高新区内部产业集聚、产业集群、创新水平、创新效率及其评价以及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进行探索,尚未从理论机制和经验分析层面深入研究国家高新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因此,本文从国家高新区的规模效应和创新效应双重角度研究国家高新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基于产业集聚理论、技术扩散理论、区域辐射理论、知识溢出理论、协同创新理论、创新集群理论、规模经济理论及技术创新理论,构建了国家高新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制,重点探讨了规模效应和创新效应的影响机理。然后从规模成就和创新成就两方面梳理分析了国家高新区发展的基本现状。在此基础上,分别从国家高新区的规模效应、创新效应双重视角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经济增长、经济结构、经济效率三个方面进行实证研究,采用准自然实验的双重差分法(DID)验证设立国家高新区前后和有无国家高新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效应。首先,本文进行了理论分析,在深入探究国家高新区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因素基础上,总结概括出规模效应和创新效应是其核心影响因素。并将规模效应和创新效应纳入国家高新区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分析框架中,分别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剖析了影响机理。理论研究认为:在微观层面上,规模效应和创新效应主要通过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和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发挥作用;在中观层面上,规模效应和创新效应主要通过高新产业集聚和创新产业集群发挥作用;在宏观层面上,规模效应和创新效应主要通过提高资源利用水平和提升区域技术进步发挥作用。其次,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进而对规模效应和创新效应进行测算。在规模效应的测度上,主要借鉴国内学者耿乃国等(2011)的做法,通过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Cobb-Douglas production function)衡量投入、产出的关系来测算规模效应,测算出估计预测值后,用实际观测值和估计预测值进行对比,即可以得出规模效应大小;在创新效应的测度上,主要借鉴国外学者Aigner等(1977)的做法,通过引入随机前沿的生产函数到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中,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法(SFA)估算全要素生产率,并将全要素生产率中分解出的技术进步作为创新效应的代理变量。再次,在测算出规模效应和创新效应之后,展开实证研究。选取287个地级市为样本,时间跨度为1989-2014年,以先后获批的国家高新区的城市为实验组,运用准自然实验的双重差分DID方法评估国家高新区设立对区域经济增长、经济结构和经济效率的影响,并分别从规模效应和创新效应展开机制验证。研究发现:从高新区整体效应检验来看,建设国家级高新区这一政策冲击不仅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而且对区域经济结构具有明显的正向影响,还可以显著提高区域经济效率;从规模效应机制检验来看,高新区的建设不仅能够通过规模效应加速区域经济增长,而且还能通过规模效应优化区域经济结构,然而规模效应不利于区域经济效率的提升;从创新效应机制检验来看,虽然创新效应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但是创新效应对区域经济结构和经济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最后,结合本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的主要结论,为了更好地发挥国家高新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规模效应和创新效应,促进国家高新区自身的转型升级,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综合实力,本文研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并指出了研究中的不足之处和未来研究的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