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人们对Internet的需求已经越来越超乎想象,因此更多、更合理的控制机制对现有网络的顺畅运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最基本、最关键的就是拥塞控制,即如何有效防止或消除网络出现的拥塞,使网络基本运行在轻度拥塞的最佳状态。网络中的拥塞来源于网络资源和网络流量分布的不均衡性,它不会随着网络处理能力的提高而消除。到目前为止,拥塞问题始终没有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面对各种复杂的网络环境,拥塞控制算法不但在设计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在算法的性能评价方面也都缺乏统一的标准。根据拥塞控制算法的实现位置,主要分为源端算法和链路算法两种:源端算法在主机和网络边缘设备中执行,作用是根据反馈信息调整发送速率;链路算法在网络设备(如路由器和交换机)中执行,作用是检测网络拥塞的发生,产生拥塞反馈信息。拥塞控制算法设计的关键问题是如何生成反馈信息和如何对反馈信息进行响应。TCP协议是使用最广泛的源端算法,也是目前在Internet中使用最广泛的传输协议。它包括慢启动、拥塞避免、快速重传和快速恢复四个阶段,其核心的拥塞避免算法采用一种AIMD(加性增加乘性减少)的窗口调节机制。TCP协议从提出到现在虽然经历了几个版本的不断改进,但在高带宽时延乘积网络不断扩大的今天,它的局限性也愈加明显,尤其是TCP的拥塞控制算法对大的拥塞窗口响应很慢,发生拥塞时又降低窗口过快的问题。近几年,在TCP协议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新的改进协议,如:HSTCP、STCP、H-TCP、Fast-TCP、BIC和CUBIC等,这些协议公布了它们各自的实现机制和算法,并对可扩展性、带宽利用率、TCP友好性、稳定性、RTT公平性等性能进行衡量和评价,使网络的性能以及解决拥塞问题的灵敏度等方面得到很大程度地改进和提高。虽然这些新的拥塞控制协议的算法和实现机制各有千秋,但依然还不能说它们中有哪个能很好地解决现在网络环境中面临的所有问题,真正实现一个简单又鲁棒性更好的拥塞控制协议,因此,端系统的拥塞控制协议方面的改进依然在不断深入研究和探索的阶段,尤其在协议参数的修改方面依然是研究的热点,如何在各个性能之间权衡取舍,以使网络能够运行在最佳状态,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