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作物秸秆富含有机质(约80-90%),是一种重要的生物质能源。我们利用现有技术,将废弃的农作物秸秆转化为高效、洁净、方便的高品位能源—沼气,能缓解我国常规的能源紧张,如电力供应、燃料消耗等都有一定的正面影响,同时对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改善生态环境都具有着重要的意义。湖北省仙桃市的农作物秸秆年产量为113.7万吨,可利用的资源量为86.68万吨。目前,本市农作物秸秆利用量为45.48万吨,占年产量的40%,而农作物秸秆的利用仅仅局限于居家用燃料、秸秆沼气、以及少量的大牲畜饲料和食用菌基料。另外,关于秸秆返田利用技术也是粗放性的直接返田,并没有经过粉碎、腐熟、堆沤等基本的处理方式,这同时也影响了秸秆返田的效果。为此建议,对全市农作物秸秆86.68万吨的可利用资源进行有效的规划及应用。建议开发和引用新的饲料加工模式,减少农作物直接燃烧,实现农作物秸秆从燃料到饲料的转变。对于秸秆的直接还田技术,建议开展科学详尽的田间土壤调查,分析各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根据土壤的有机质信息,再配比秸秆的有机质信息,调节其平衡关系。收集剩余的秸秆,开发能源化利用途径。规划目标是秸秆还田25.31万吨、秸秆沼气消化10万吨、秸秆气化炭化消耗4万吨、秸秆饲料消耗2万吨、其他消耗3万吨。仙桃市是采用竖向推流式厌氧消化工艺(vertical plug flow anaerobic digest process),是按照进料的顺序成层状竖向下行,出料依靠自压从底部排泄,配有沼液回流喷淋系统的厌氧消化工艺。主要适用范围在村级及乡镇小区沼气集中供气或发电。在设计负荷范围内,通过调节秸秆的进料量,可以满足不同规模的秸秆处理量及产气量的需求。针对仙桃市秸秆发酵沼气存在的问题,我们应积极学习并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利用农作物秸秆或其他生物质能源进行厌氧发酵产沼气的大中型工程(如气电肥模式),并调整秸秆发酵产沼气的发展思路,找到适应本地农村发展的新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