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的主题是利率互换,其产生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固定汇率制崩溃和浮动汇率制形成使得利率和汇率波动日益频繁,在这种情况下,市场参与者的避险需求不断增强,银行部门为了降低经营成本、规避资产风险、确保银行的盈利性和安全性也不断开拓新业务,再加上科学技术的推动作用,促进了金融衍生工具的产生与发展,其中发展最快也是最重要的是互换业务。在互换业务中,最主要的两种核心互换工具是利率互换和货币互换。1976年产生了第一笔货币互换,利率互换的产生比货币互换晚,但是自从1981年出现了第一笔利率互换之后,利率互换的发展速度就非常惊人。到目前为止,利率互换的发展已经远远超过了货币互换的发展速度和规模。利率互换交易之所以能获得如此迅速的发展,原因在于它具有降低融资成本,减少融资风险,简便灵活并且易于操作等特点。我国正值金融改革的关键时期,研究利率互换对我国整个金融业有重要意义。一方面,我国金融业开放程度逐渐加大,参与国际金融业的竞争也越来越频繁,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树立防范金融风险的意识,了解和运用国际金融市场上通行的金融工具,学会运用金融衍生产品对自身的债务资本进行合理运作;另一方面我国银行业与国外银行业相比,还停留在传统业务的经营上,要想与国外银行竞争,就必须改革创新。因此,开展利率互换业务是最适合的方式之一。我国利率互换试点工作顺利开展,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立足于我国利率互换试点工作的现状,借鉴国外利率互换开展的理论基础与定价方法,对我国利率互换业务的定价、功能与市场构建以及风险管理等方面进行了一些研究和探讨。金融工程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关于金融工程的资料国内不是很多,使得在写作当中掌握的资料有限,加上知识水平有限,文章中难免有疏漏,恳请各位老师和同学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