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化是当前一个热门的话题。而世界的城市化已跨过工业文明阶段进入新全球化与新城市化双向紧密关联的后工业文明阶段。随着后工业社会的来临,知识经济在深刻地变革城市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利益结构)的同时,深刻地改变着城市的一切:从人的素质到城市风貌,从社会组织到价值观念,从城市结构到城市功能,等等。总之,世界城市的发展总体上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与此相适应,城市管理从基本理念到具体运作都必须有个根本性的改变。这就提出了当今城市科学研究和管理科学研究必须思考的问题:后工业社会中城市管理的哲学理念和具体运作是什么?所以本课题研究当代城市管理及其哲学理念的基本定位是把城市放在后工业社会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中去研究的。当然,处于世界大格局中的中国,正处于工业社会向知识经济社会转型、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传统农业文明向现代都市文明的转型过程中,其城市化进程应如何遵循一般规律,又克服西方城市化过程的弊病,中国特色的城市管理从宏观战略到微观运作应作怎样的选择。这是我们急待解决的问题,也是本课题研究的根本目的。本课题综合运用哲学、城市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各个学科知识通过历史的方法、逻辑的方法,比较的方法、实证的方法、批判的方法等进行反思和考察。全文从三个向度展开研究:从历史到现状——通过对城市发展和城市管理理论的历史研究中,特别是对现代城市的批判性研究中,把握当代城市发展和管理的理念和实践。从理论到实践——通过对当代后工业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特征的分析,把握当代城市管理的回应,这种回应又是从理论到实践的回应。从共性到个性——当代城市管理理念是当代管理理论甚至是当代哲学思想在城市管理领域的辐射,这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同时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还是要对当代世界城市化进程的宏观把握中,解决当代中国城市管理的实际问题,这也是一个共性与个性的问题。本文共六章分成三大部分。第一部分(1-2章),是基础部分,包括城市、城市管理和城市管理理论的考察,为研究当代城市管理搭建一个理论平台。第二部分(3-4章)是核心部分,包括当代城市管理的哲学理念和基本特征。第三部分(5-6章),是研究的目的,包括当代中国城市管理的宏观战略和微观运作。全文从研究城市管理的对象——城市入手,从城市发展的历史中,把握城市本质和城市发展的规律,从而把握后工业社会城市的特点。受芒福德(《城市发展史》)和任平(《时尚与冲突》)影响,把城市的发展划分为这样几个阶段。(1)古代和中世纪城市——神灵的家园;(2)近代城市——理性的象征;(3)现代城市——人性的异化。对城市作这样的回顾,主要想在历史中把握城市的本质。城市是人工的物化环境,透过城市所有的物质形态,可以找到隐藏在背后人的因素,城市的历史反映了历史中人的意识和行为,反映了时代的精神,认识和研究城市,必须放在时代背景中去把握,在时代的精神中体会。回顾城市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概括这样几条规律:在城乡关系上表现为城乡不分——城乡对立(差别)——城乡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