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全球化,国内外经济环境日益复杂,企业面临的经营风险不断增大,各企业为了应对风险以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优势,纷纷摒弃冗余部门,加强对价值链的管理。内部审计作为企业价值链中的一环,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既是企业内部控制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监督与评价内部控制的主要手段。根据近三年国家审计署公布的审计结果公告显示,国有企业普遍暴露出诸如滥发员工福利、管理层决策失误、内部管理不规范等问题,这些问题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出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的不健全,以及内部审计功能的缺失。内部审计要适应经济环境的变化,必须实现向增值型内部审计的转型。因此,研究我国国有企业对增值型内部审计的应用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首先,本文从增值型内部审计的产生背景和定义开始,逐步分析了与增值型内部审计相关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结合国有企业的性质,将国有企业增值型内部审计定义为一种先进的审计理念在国有企业的具体应用,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部门需将开源节流、降本增效作为工作中心,利用自身特殊的地位、资源、方法等以增加内部审计的效益、降低内部审计的成本,并通过系统化和规范化的方法来评价和改进国有企业在发挥其特有职能、执行国家政策、建设廉政制度和内部控制等方面的效率,从而实现组织的价值增值。其次,分析了我国国有企业增值型内部审计的现状,指出了现存的问题,并结合相关理论着重剖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本文是在阅读大量参考文献,并研读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的调查报告和国家审计署公布的审计结果公告的基础上,分析出我国国有企业增值型内部审计开展的现状,主要体现在内部审计技术方法不先进、内部审计范围狭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不规范、利用各种名义向职工滥发工资福利以及内部管理不规范等。存在以上问题的原因主要体现在:内部审计方法和技术落后、缺乏价值链审计理念、业绩考核体系不完备、工资预算制度不健全以及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备等。鉴于我国国有企业增值型内部审计的现状及其成因,本文将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增值着重定位于减少损失浪费,并在此基础上改善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以突出研究的重点,因此本文的研究并未涉及国有企业现存的其他问题以及内部审计的其他增值领域。再次,结合我国具体情况,对大亚湾核电增值型内部审计成功应用的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公司增值型内部审计的运用、增加企业价值等方面取得的成效。从我国的实际国情出发,总结出大亚湾核电增值型内部审计应用经验的启示:树立内部审计的增值理念、建立合适的增值型内部审计机构、完善增值型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体系、拓展内部审计工作的领域以及配置先进的审计方法和技术。最后,探讨了增值型内部审计在我国国有企业实施的条件、路径,及对增值型内部审计作用的评价问题,以求切实提高我国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价值。其一,从工作环境、内部审计的组织定位、内部审计的效益三个方面分析了实现增值所需的条件;其二,分别从建立有效的国有企业增值型内部审计机构、革新内部审计方法和技术、准确把握内部审计的内容和重点、完善国有企业业绩考核体系和实施工资总额预算管理等方面,阐述了实现增值的路径;其三,基于经济增加值的基本原理,构造了绩效评价模型,评价了增值的成果。本文将增值型内部审计的先进理念应用到我国国有企业,并结合国有企业的性质提出了发展我国国有企业增值型内部审计的基本思路,期望本文研究能够为国有企业增值型内部审计的顺利开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并激发更多的企业和个人对增值型内部审计问题展开研究,以使增值型内部审计在我国国有企业得到高效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