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力推进普惠金融事业,尤其是普惠型小微企业信贷事业,能够助推中国经济发展。普惠金融自2005年被正式提出以来,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特别是中国己将普惠金融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普惠金融这一政策已经践行了十多年,顶层设计逐渐完善。为了进一步助推普惠型小微企业信贷业务发展,国家要求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等国有商业银行要大力拓展普惠型小微企业信贷。同年,银保监会和中国人民银行相继发文,颁布实施“两增两控”和“定向降准”政策,旨在从政策层面要求各商业银行务必重视普惠性小微企业信贷业务,明确投放目标,加快相关产品的研发和推广,小微企业的融资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但是现实中,小微企业信贷的供需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尤其当银行在面临如何平衡发展和风险的问题时。本文从国有商业银行具体支行的角度出发,围绕上述问题展开讨论。
本文共分七个章节,第一章绪论统领全文,阐述了本文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第二章,对普惠金融的起源、定义以及发展过程进行了阐述,随后对普惠金融倡议提出后的小微企业信贷现状进行了分析。得出在政府政策引导下,全国小微企业信贷业务规模确实在增大,产品类型不断丰富,服务质量正在稳步提升,但区域发展差异仍然存在。
第三章第四章,本文以中国银行P区支行为研究对象,从信贷规模、信贷资产结构分析、不良贷款情况三个方面,对该银行的发展现状进行了介绍,在此基础上,研究分析了目前该行普惠金融发展与小微企业信贷供需结构性矛盾,并对矛盾问题的形成和原因进行了剖析。
第五章对三个中国银行P区支行在小微企业信贷业务中的典型案例进行研究,逐一分析了其中问题和经验。包括JY集团不良贷款案例,因集团限额管控不到位,造成风险集中度过高,导致的小微企业不良贷款;LY公司不良贷款案例,因行业风险事件预警不及时,贷后管理未落实,导致的小微企业不良贷款;以及YH创新贷款案例,“政府增信基金+专利权质押+信用担保”的综合授信模式,助力企业成功登陆港股上市。并且,基于SWOT分析和战略定位目标,提出了引导小微企业对小额信贷业务的认知,设计符合小微企业需求的小额信贷产品,建立严格的小额信贷风险管理机制三种战略。
第六章中提出了五条针对该行小微企业信贷业务的建议与措施:(一)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环境;(二)构建专项监管体系和监管指标;(三)形成独立风险定价体系;(四)加快投贷联动模式推广;(五)完善政银企沟通机制;(六)提升担保基金模式产品占比。
最后,通过对中国银行P区支行小微信贷业务的分析,本文认为小微信贷领域仍然有巨大的提升空间,现有的信贷模式仍需要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将会有更多银行金融机构包括融资租赁公司、甚至是互联网金融机构等进入这个领域。市场竞争不可避免,产品同质化现象依然会存在,只有各方把握业务发展和风险管控的平衡,才能使这项业务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态势。
但是现实中,小微企业信贷的供需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尤其当银行在面临如何平衡发展和风险的问题时。本文从国有商业银行具体支行的角度出发,围绕上述问题展开讨论。
本文共分七个章节,第一章绪论统领全文,阐述了本文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第二章,对普惠金融的起源、定义以及发展过程进行了阐述,随后对普惠金融倡议提出后的小微企业信贷现状进行了分析。得出在政府政策引导下,全国小微企业信贷业务规模确实在增大,产品类型不断丰富,服务质量正在稳步提升,但区域发展差异仍然存在。
第三章第四章,本文以中国银行P区支行为研究对象,从信贷规模、信贷资产结构分析、不良贷款情况三个方面,对该银行的发展现状进行了介绍,在此基础上,研究分析了目前该行普惠金融发展与小微企业信贷供需结构性矛盾,并对矛盾问题的形成和原因进行了剖析。
第五章对三个中国银行P区支行在小微企业信贷业务中的典型案例进行研究,逐一分析了其中问题和经验。包括JY集团不良贷款案例,因集团限额管控不到位,造成风险集中度过高,导致的小微企业不良贷款;LY公司不良贷款案例,因行业风险事件预警不及时,贷后管理未落实,导致的小微企业不良贷款;以及YH创新贷款案例,“政府增信基金+专利权质押+信用担保”的综合授信模式,助力企业成功登陆港股上市。并且,基于SWOT分析和战略定位目标,提出了引导小微企业对小额信贷业务的认知,设计符合小微企业需求的小额信贷产品,建立严格的小额信贷风险管理机制三种战略。
第六章中提出了五条针对该行小微企业信贷业务的建议与措施:(一)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环境;(二)构建专项监管体系和监管指标;(三)形成独立风险定价体系;(四)加快投贷联动模式推广;(五)完善政银企沟通机制;(六)提升担保基金模式产品占比。
最后,通过对中国银行P区支行小微信贷业务的分析,本文认为小微信贷领域仍然有巨大的提升空间,现有的信贷模式仍需要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将会有更多银行金融机构包括融资租赁公司、甚至是互联网金融机构等进入这个领域。市场竞争不可避免,产品同质化现象依然会存在,只有各方把握业务发展和风险管控的平衡,才能使这项业务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