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三角洲多环芳烃污染及其对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jiao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是石油的重要组成成分之一,具有显著的致癌、致畸以及致基因突变特性,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作为我国第二大石油产区,胜利油田的开发建设对黄河三角洲地区产生直接影响,因此本研究通过野外采样分析了黄河三角洲内陆荒地土壤、滨海滩涂沉积物与潮沟水、自然保护区内外以及不同年份下16种优先控制的PAHs污染特征,探讨其空间分布特点,解析其可能来源,同时评估其生态风险与健康风险;其次结合研究区的植被调查结果,探究PAHs污染及土壤理化性质对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影响,以期为黄河三角洲的生态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决策提供理论参考。主要结论如下:1.黄河三角洲内陆荒地土壤中ΣPAH16含量平均值为130.88 ng/g,属于未污染水平;滨海滩涂沉积物中ΣPAH16含量平均值为227.22 ng/g,属于轻度污染水平。土壤中低环(2~3环)PAHs占比较高,沉积物中高环(4~6环)PAHs占比较高。石油污染、化石燃料燃烧以及交通污染是研究区PAHs的主要来源。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土壤PAHs无潜在生态风险,而沉积物PAHs的潜在生态风险则需要引起重视;从单体PAHs来看,有必要采取措施减少Nap、Flu及Icd P污染物的排放。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土壤PAHs对成人和儿童均不存在致癌风险。2.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外土壤(沉积物)中的PAHs均处于未污染水平,其组成分布特征具有相似性,低环占有较大比例。保护区内PAHs主要来源于石油污染,保护区外PAHs主要来源于石油污染/燃烧。整体来看,保护区内与保护区外PAHs均不存在潜在生态风险,但在北部滩涂区域上进行的石油开采活动可能增加了保护区内个别点位的生态风险,需要加强监测并进行合理管控。3.黄河三角洲滨海滩涂潮沟水中ΣPAH16含量平均值为0.496μg/L,属于中度污染水平,低环与高环PAHs含量比例约为1:1,石油污染与石油燃烧是PAHs的主要来源。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潮沟水中PAHs为中度2生态风险水平,其中Ant、Phe和Ba P的生态风险较高,需要重点关注。4.与2009年相比,2021年土壤PAHs的污染情况明显好转,由重度污染转为未污染水平,两个年份中,低环PAHs均占主导地位;PMF模型解析结果表明,2009年土壤PAHs的主要来源是石油污染,2021年土壤PAHs主要受石油污染与交通污染的影响。风险评价结果表明,2009年与2021年土壤PAHs均不存在生态风险与健康风险。5.野外调查发现研究区陆生草本植物共有16科31属32种,其中芦苇和碱蓬属于绝对优势种。综合冗余分析和随机森林模型分析结果可知总含盐量是影响草本植物物种多样性的主要环境因素,虽然ΣPAH16含量无显著影响,但单体Fla、Pyr、Ant具有明显作用,仍需加强监管力度。因此,防治土壤盐渍化,改善地下水质,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推进绿色技术研发应用等对于植物多样性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乳腺癌对人类健康有着极大的危害,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人群逐渐趋于年轻化,并且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非常高,因此,及时的诊断与治疗能够有效控制死亡率。组织病理学检查是乳腺癌诊断的关键手段,所以,对乳腺癌组织病理学图像的分类进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传统的分类方法需要人工进行图像预处理、特征选择和提取等复杂流程,不仅费时,而且不同专家的诊断存在主观性。近年来,卷积神经网络凭借其非常强的特征学习能力,在医
学位
随着计算机技术地飞快发展以及人类对通信网络的要求越来越高,无线移动通信网络也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在无线异构网络通信系统中,宏基站服务区域常伴有低功率的小型基站随机部署,而这些小型基站的分布在带来庞大用户数量的同时,也使得宏基站的宏用户数量超负荷、边缘用户受到邻近微小区的干扰逐步加剧,从而导致整个宏基站覆盖区的通信服务质量降低。已经存在的功率分配算法主要考虑如何提高频谱利用率、吞吐量和怎样保证单一
学位
不透水面(Impervious surface)是地表覆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城镇化的关键指标。不透水面的持续增加会导致一系列显在或潜在的负面影响,如耕地的损失、地表热岛效应、空气质量恶化和区域气候水文改变等等。准确、及时地掌握不透水面的空间分布格局、量化动态变化信息对于了解区域城镇化进程、制定城镇开发边界至关重要,生成并存档不透水面时序数据集对于土地利用变化、环境变化和城镇可持续发展等研究具有
学位
现如今无线通信业务需求呈指数增长,针对频谱资源有限的问题,提出多输入多输出技术。而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技术通过在基站侧放置大规模天线阵列,在频谱资源不需要增加的情况下可有效提升无线通信的传输速率及频谱效率。但随着收发两端天线增加,空间信道环境趋向复杂,发射端将信号进行编码、调制后从天线发出,通过无线信道到达接收天线时,将接收信号恢复为原始发射信号的过程正面临巨大的挑战。传统线性最小均方误差算法虽达到
学位
极化码是一种容量可达香农极限的构造性编码,目前已成为5G移动通信系统编码方案,是信道编码前沿领域研究方向。但是,极化码传统译码算法在纠错性能、译码时延等方面仍有待完善。当前在极化码深度学习译码算法的理论框架以及低复杂度、高可靠神经网络译码器的研究还远远不足。有鉴于此,本文在极化传输理论的基础上,研究了深度学习在极化码译码中的基础理论及关键技术。在此理论框架的指导下,本文从循环冗余列表SC算法理论与
学位
水、能源和粮食(water,energy and food,WEF)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性、支撑性物质资源,一方面由于资源有限而需求量不断增加,日益成为制约现代人类社会发展的“资源短板”,一方面又因三者之间存在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而形成错综复杂的“纽带关系”,日益成为影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和关注焦点,且对不同区域的影响和表现形式也不尽相同。欧亚大陆中高纬度干旱半干旱区人口集中,是全球主要粮食
学位
大气氮(N)沉降是全球生物多样性面临的三大威胁之一。由于工业气体排放等人类活动导致大气氮沉降量持续上升,对陆地生态系统的服务和功能产生了重要影响。目前,国内外关于氮沉降对陆地生态系统的研究大多围绕地上植物植被展开,而对地下潜在植被—土壤种子库影响的研究被忽略。土壤种子库能够通过“储藏效应”等机制来维护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是植物群落更新的重要资源,也是生态系统抵抗力和恢复力的关键因素,是生态学研究
学位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类社会对智能化的需求越来越广泛,涉及各个领域。计算机视觉是人工智能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通过计算机设备对生物视觉的模拟,实现对图像任务的理解和处理。目前,计算机视觉在监控系统、支付安全和自动驾驶等应用场景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对于一些户外条件下的计算机视觉系统,容易受恶劣天气的影响,导致此类系统性能下降甚至失效。最常见的恶劣天气是空气中大量水蒸气、灰尘等悬浮粒子导致
学位
群落构建一直是生态学领域研究的热点,它不仅关系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利用,也关乎生态系统功能的发挥与可持续发展。而研究生物多样性的环境梯度变化规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探讨、理解群落的构建机制。鉴于此,本研究基于西营河流域沿海拔梯度形成的6个不同植被类型,从物种多样性、谱系多样性、功能多样性三个维度以及α、β两个层次,结合环境因子的变化,分析了多样性的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并探讨了植物群落的构建机制,从
学位
图像描述任务的目的是计算机自动生成图像的描述性语句。近年来,图像描述技术获得人们的广泛关注,主要原因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图像描述技术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例如盲人导航、智能监控、儿童早期教育等领域;另一方面,图像描述是计算机视觉和自然语言处理的跨模态技术。因此,这要求计算机不仅识别图像中的主要实体及其属性,联系实体间的关系,还要用自然语言描述出来。目前,图像描述的主要研究方法是基于深度学习的编码器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