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relational Study of Foreign Language Anxiety in EFL Classroom and Network——based Language Learnin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dnumb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外语焦虑和学习策略作为两个重要的学习者变量,受到研究者的极大关注。大量研究表明,外语焦虑与学习策略有一定的相关性,有效地运用学习策略可以降低焦虑程度,提高外语学习效率。然而,大部分研究都是研究课堂教学环境下学生的外语焦虑情况和策略使用情况。随着网络的发展和普及,这种新技术对语言学习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关于英语课堂中外语焦虑与网络环境下语言学习策略的相关性研究值得重视,因此本文采用定量研究方法(描述性和推断性统计分析)对二者的相关性进行更深入地了解。   本文的理论基础是克拉申的情感过滤假说,理论框架是Horwitz等人的外语学习焦虑的理论和Oxford关于学习策略的分类,用以研究英语课堂学习焦虑与网络环境下学习策略选择的相关性,包括:不同焦虑程度的学习者与学习策略选择的学习策略的种类、数量、频率等。   本文采用两份调查问卷来进行实证研究,分别是Horwitz等人的英语课堂焦虑问卷和基于Oxford1990年设计的英语学习策略问卷(在此基础上修改而成),二者是该领域内国外研究普遍采用的调查问卷。实验对非英语专业学生进行随机抽样,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PSS)13.0对二者关系进行客观描述和分析。   调查结果表明:(1)焦虑现象在外语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约占学习者的27%。按被试者选择焦虑种类选项的(每一个选项对应一个数值)百分率降序排列,本文所研究的交际畏惧、考试焦虑、负评价恐惧和一般性焦虑等四种焦虑均在其中。就整体分析而言,最显著的焦虑类型是交际畏惧,四种焦虑类型之间及与总体焦虑之间均呈正相关。因此,本文的研究有其必要性。(2)被试者能够采用6种语言学习策略,但只是“偶尔使用”,使用补偿策略的频率最高,而使用记忆策略的频率最低;(3)外语焦虑与学习策略之间有负相关性(相关系数是-.387);不同焦虑程度的学生选择不同的学习策略:焦虑程度高的学生更倾向使用补偿策略,而焦虑程度低的学习者更愿意使用社交策略;使用社交策略与元认知策略的频率在不同焦虑程度的两组中排序显著不同。   此外,本文在最后讨论了实证研究的结果,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启示,使教师和学生重视情感因素的作用,特别是降低负面情感的影响,以提高教学质量,优化学习成果。   首先,教师应通过采取一定的措施来控制学生不必要的焦虑感,如恰当地使用纠错策略及运用人本主义教学法等;此外,教师和学生应共同努力来实施相关的策略培训;最后,由于不同焦虑程度的学生选择不同的学习策略,教师应根据这一研究结果,在教学中进行相应的策略训练,即了解学生焦虑状况并有目的的训练学生更多地使用那些被忽略的策略。
其他文献
当全球化在媒体和其它各个领域日益盛行之时,新闻渗透到了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对国际信息的交流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对于一则优秀的新闻来说,恰当的新闻标题可以立即吸引读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自主学习一直是一个被广泛关注的话题,也是当今外语教学领域一个重要的研究主题。国内外有许多关于外语自主学习的研究,但主要集中在介绍国外相关研究成
本文以亨利·列斐伏尔的空间理论为依据,通过分析当代美国女作家卡森·麦卡勒斯的小说《金色眼睛的映像》中压抑的物理空间、异化的社会空间以及孤独的个体空间,揭示空间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