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防灾生活圈理论的社区防灾规划方法

来源 :山东建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5498812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安全是城市发展的底线,是品质提升的基础。社区作为城市的基本组成单元,更有利于整合各类防灾资源、落实各项防灾措施。因此,开展以社区为中心的防灾减灾活动,是城市安全发展的保障。目前,我国对于社区防灾在城市规划层面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社区防灾规划的体系也尚未形成。基于此,本文以城市社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研究与实证研究,尝试探索防灾生活圈理论下的社区防灾规划方法。本文首先对社区防灾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以及基本概念进行系统的梳理,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综述,总结我国在社区防灾规划研究方面存在的不足。然后,对比研究日本与台湾防灾生活圈理论与建设的先进经验,并进行系统地梳理,归纳其层级划分与构成要素;同时,对比日本与我国在社区防灾相关法律政策、规划编制与技术标准方面的差异,总结对我国城市社区防灾生活圈构建有参考价值的各项指标与构建方法,提出切实可行的技术手段与方法步骤。并以潍坊高新区作为实证案例,将理论应用于实际,利用ArcGIS与Simulex结合的创新方法,对潍坊高新区的避难场所以及防灾设施进行优化布局,将潍坊高新区划分为固定防灾生活圈与紧急防灾生活圈两个层级,并针对现状问题,提出防灾生活圈体系的优化建议。一方面,将技术方法与步骤推进到具体的可操作层面,另一方面,通过实践发现技术方法的不足,并加以弥补。最终,提出“综合性”的空间规划方法和“全时段”的管理优化方法,以期为城市社区防灾规划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新生代研发人员具有独特的个性特征,容易引发管理冲突。基于文献分析和深度访谈,初步提出了新生代研发人员个性特征的5维度结构模型,并通过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进行实证检验;
本文主要阐述中国传统元素在城市公共设施设计中的应用,即传统民俗文化元素、传统建筑形态元素、传统图案纹样元素三方面的应用。如何认识传统文化与公共设施设计的关系,把握
<正>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风险"的社会。人们日常生活中风险无处不在,风险已经成为人们需要经常面对的重要事务。现代社会生活无论形式与内容都空前丰富,但在显示"强大"外象的
为了增强核心竞争力、降低用工成本,劳务派遣这种特殊的用工方式近几年在中国迅速发展。但劳务派遣单位、用工单位与劳务派遣员工三方关系的特殊性使得劳务派遣员工在对两个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迅速扩张,需要规划与轨道交通骨干线路走向一致、分工不同的填充线路,以及与轨道交通市区线路不同功能定位的市域线路。以上线路具有客流
文章将洛伦兹变换简化为几何函数形式,根据这些几何函数构造若干直角三角形,表示洛伦兹变换的两参考系时空坐标值相互关系,逐步设计了与“闵氏几何”的闵可夫斯基时空图不同
<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只有依托优秀传统文化,挖掘乡村特色,才能留得住"乡愁",记得住"乡情"。因此,要切实保护文化遗产。建议各地政府抓紧抓好农村文化遗产普查、农村文化保
随着图书馆数字化的进一步发展,数字图书馆的综合评价逐渐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本文从三标度法出发,建立优先判断矩阵,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用改进的模糊层次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促
阐述了600MW机组锅炉汽包水位调整的任务与意义,对影响汽包水位变化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全面分析,提出了汽包水位在不同工况下的调节方法,为运行人员提供了科学的操作依据、实践
实验小鼠来源于小家鼠,实验小鼠遗传学研究已经进入复杂性状研究阶段,而其遗传多样性缺乏,成为制约复杂性状研究的瓶颈。本研究分析了野生小家鼠 Mus.m.castaneus 自然群体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