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硕士(MTI)学生感知培养质量维度研究——以山东省高校为例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l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07年翻译硕士(MTI)专业学位批准设置以来,翻译职业化教育迎来了春天。面对各翻译硕士(MTI)培养单位大规模招生,翻译硕士(MTI)质量保证问题也成了各方关注的焦点。无可否认,近年来,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及评估的宏观层面研究得到了一定开展,微观层面研究,尤其是专业硕士学位质量实证研究较少,专业硕士学位学生感知质量研究更为匮乏。鉴于此,本文丰要探讨翻译硕士(MTI)学生感知培养质量的影响因子及维度,以期为翻译硕士(MTI)培养质量的保障提供些许启示。   高等教育框架下的研究生教育属于服务业,研究牛教育的基本产出是研究生教育服务。本文基于研究生教育服务质量范畴,运用服务质量管理学和利益相关者理论,以翻译硕士(MTI)培养的核心利益相关者——翻译硕士(MTI)培养单位一、二年级学牛为特定对象,以山东省八所综合类、师范类、理工类翻译硕士(MTI)培养单位为例,理论思辨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对翻译硕士(MTI)学牛感知培养质量维度进行了系统的实证研究。具体内容如下:   一、开展翻译硕士(MTI)学生感知培养质量研究,明确翻译硕士(MTI)学生感知培养质量的影响因子,形成翻译硕士(MTI)学生培养质量测量量表,探究构成翻译硕士(MTI)学生“感知质量”的五个属性因子/维度:培养环境(有形性)(11个因子)(包括教学方法、课程组织、实施与评价,设施设备等)教导师素质(6个因子),学术及就业保障(6个因子)、论文指导与评估(4个因子)以及可靠性(2个因子)。   二、运用SERVQUAL评价方法,对翻译硕士(MTI)学牛的感知培养质量的总体情况以及各项具体影响因子进行分析,提出学牛感知培养质量的较满意因素和不满意因素等。   翻译硕士(MTI)学牛感知质量一期望差异模型的分析结果表明:(1)总体上翻译硕士(MTI)学生对培养单位培养服务质量是满意的,表明培养服务总体上富有成效;(2)学生对教师、导师素质、论文指导和培养单位日常管理较为满意,表明培养单位相关工作充分有效;(3)翻译硕士(MTI)学牛对有形性培养环境因子、前沿学术视野拓展及职业能力培养方面的服务较为不满,具体表现在:培养单位课程设置未能很好体现翻译硕士培养要求,与前沿学术视野拓展和就业保障方面脱节严重,学生满意度很低;学生对就业形势十分担忧,培养单位提供的就业指导尚不充分有效,学生满意度较低;培养单位未能提供充分翻译实践机会,实践基地匮乏,学生对此十分不满。   值得指出的是,本文将工商领域的服务质量管理理论以及利益相关者理论应用于翻译硕士(MTI)专业学位的学生感知培养质量研究,是一次有益的尝试,对翻译硕士(MTI)质量保障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其他文献
学位
诺曼·麦克林恩是一位著名的美国小说家,也是一位在芝加哥大学从事莎士比亚和浪漫派诗歌教学工作的杰出教授。退休后,年过七旬的麦克林恩教授出版了他的自传体小说《一江流过
本文在功能翻译理论框架内对《阿丽思漫游奇境记》的中译本进行研究,论证该理论对儿童文学翻译的适用性。功能翻译理论将翻译视为一项目的性交际活动,要求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对于
采用平面工艺制作的定向输出微腔半导体激光器是集成光学回路的理想光源。近十几年来,以微盘为代表的回音壁模式(wldspering-gallery mode)微腔激光器引起人们很大的重视。
单色性是激光的重要特性。在激光器中加入选频元件,可以获得单纵模的激光输出,这样的激光也被称为单频激光。目前已经有很多商用化的技术可以用来产生单频激光,单频激光对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