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大学生是国家的希望和未来,高校德育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德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整合德育资源,形成德育合力,这既是德育内在发展的需要,也是当今复杂多变的时代对德育工作者的呼唤。因而笔者根据党和政府对高校德育的要求,以及联系当今时代实际,试图阐释“三全育人”德育模式的基本理念及其运作机制,以形成德育合力,增强德育的实效性。本文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阐释了“三全育人”的含义及其价值。要全面了解“三全育人”的含义,追本溯源,首先得阐释清楚“三全育人”理念的提出背景以及历史演变的过程。“三全育人”理念的提出,源于德育实效性不足的现实,也是党和政府对新时期德育工作的要求。因而构建“三全育人”德育模式,有利于增强德育实效性,推动高校德育创新发展,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第二部分具体论述了“三全育人”模式的含义,构成要素,特征,基本理念及其理论依据。“三全育人”模式包括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三个方面,通过围绕“育人”这个核心,形成一个严密,立体,整合的德育模式。“三全育人”理念有着深刻的理论基础,系统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协调控制理论以及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都与之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第三部分是“三全育人”模式理论落实到实践的具体操作,也是本文的重点。“三全育人”模式不仅内涵丰富,而且实践操作性很强。笔者从六个方面构建了“三全育人”模式的运作机制。首先是育人主体,建立以党委为龙头,各部门齐抓共管的队伍机制。其次是建立严密,科学的信息管理机制,加强德育系统的信息搜集,分析,以及反馈,从而对育人过程作出及时,有效地调控。再次完善制度机制,通过建立整合,监控,考评,激励等制度,作为“三全育人”模式运行的保障。再次是优化环境机制,包括校园文化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攻占网络德育阵地等,营造一个和谐,健康的大学生成长的环境。又次是强化课堂教育机制这个主渠道,发挥课堂教学的主阵地,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并且拓展德育渠道,将家庭,学校,社区教育联系起来,形成一体化的德育体系。最后是建立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机制。通过班集体建设,凭借学生社团,学生会,研究生会等组织,“学长制”的引导,班干部等的榜样作用,调动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三全育人”理念并非一个崭新的德育理念,早已有学者对其进行研究和探讨。但是以前学者们对其探讨多集中在实践操作层面,并且很多措施都有重复。本文试图从理论上对“三全育人”模式进行全面阐释,并根据实际,构建“三全育人”模式的运作机制,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以期对高校德育有所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