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安忆,1954年出生于南京,周岁后随母亲茹志鹃迁居至上海,并在上海生长生活。上海是王安忆成长的城市,是王安忆文学创作的重要背景。王安忆自1978年正式发表第一篇小说作品,至今从事文学创作已四十余年,成为中国当代文坛的常青树。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城镇化的发展,以书写城市生活和城市居民为内容的城市文学逐渐受到关注。王安忆创作了大量与上海相关的文学作品,自然吸引了评论界的眼光。本文选取王安忆书写个人体验的散文及现实主义的城市文学作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作家在两种文本中呈现的不同城市体验,即其散文叙述倾向于一种“不可知”的城市体验,而其虚构的小说作品中则注重对“可知”的城市体验的描述。本文试图对王安忆的两种文本进行对比研究,从而获得作家完整的城市体验,并深入分析不同城市体验背后的深层动因,探究其中蕴含的作家的身份意识。纵观当前学界对王安忆及其文学作品进行研究的研究成果,笔者发现,其中不乏对作家的文学作品与身份认同相关方面的研究。学界对王安忆的关注主要聚焦于她的小说作品,特别是她所创作的与上海相关的城市文学。前人学者研究著作颇丰,然而王安忆的散文往往作为作家人生经验与成长经历的补充材料,学界关注王安忆的城市感知往往限于现实主义的小说作品,而对散文与小说中书写不同的城市体验缺乏关注。诚然,上海城市有其可知的一面,亦有其不可知的一面,王安忆受现实主义风格所限,在小说中书写可知的城市,而将城市不可知的一面,留给了部分散文创作。本文立足文本,进行深入的话语分析。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重点关注王安忆散文与小说之间的缝隙,试图厘清王安忆书写切身体验的散文与现实主义小说中不同的城市体验。本文分三章重点论述王安忆的城市体验及其背后的身份意识。绪论交代了本文的研究缘起,研究现状及研究空间。第一章围绕王安忆的散文,分析其在“散文”中所呈现的“不可知”的城市体验:以地面视角观察到的城市“迷宫”、在时间与空间中流变的城市体验以及虚无的城市历史体验。第二章以王安忆有代表性的城市文学为对象,分析其在小说作品中呈现的“可知”的城市体验:以鸟瞰视角观察到的全知的城市空间、日常生活是城市在变化中不变的内核以及城市历史可知的体验。第三章探讨王安忆两种不同的城市体验背后蕴含的身份意识,“不可知”的城市体验指向作家“外来户”的身份认同,“可知”的城市体验受现实主义的支配,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赋予作家“上海人”的身份,“外来户”与“上海人”共同构成了王安忆的身份悖论。结语部分总结前文,并提出本文尚未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