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主义与个人体验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3986555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安忆,1954年出生于南京,周岁后随母亲茹志鹃迁居至上海,并在上海生长生活。上海是王安忆成长的城市,是王安忆文学创作的重要背景。王安忆自1978年正式发表第一篇小说作品,至今从事文学创作已四十余年,成为中国当代文坛的常青树。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城镇化的发展,以书写城市生活和城市居民为内容的城市文学逐渐受到关注。王安忆创作了大量与上海相关的文学作品,自然吸引了评论界的眼光。本文选取王安忆书写个人体验的散文及现实主义的城市文学作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作家在两种文本中呈现的不同城市体验,即其散文叙述倾向于一种“不可知”的城市体验,而其虚构的小说作品中则注重对“可知”的城市体验的描述。本文试图对王安忆的两种文本进行对比研究,从而获得作家完整的城市体验,并深入分析不同城市体验背后的深层动因,探究其中蕴含的作家的身份意识。纵观当前学界对王安忆及其文学作品进行研究的研究成果,笔者发现,其中不乏对作家的文学作品与身份认同相关方面的研究。学界对王安忆的关注主要聚焦于她的小说作品,特别是她所创作的与上海相关的城市文学。前人学者研究著作颇丰,然而王安忆的散文往往作为作家人生经验与成长经历的补充材料,学界关注王安忆的城市感知往往限于现实主义的小说作品,而对散文与小说中书写不同的城市体验缺乏关注。诚然,上海城市有其可知的一面,亦有其不可知的一面,王安忆受现实主义风格所限,在小说中书写可知的城市,而将城市不可知的一面,留给了部分散文创作。本文立足文本,进行深入的话语分析。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重点关注王安忆散文与小说之间的缝隙,试图厘清王安忆书写切身体验的散文与现实主义小说中不同的城市体验。本文分三章重点论述王安忆的城市体验及其背后的身份意识。绪论交代了本文的研究缘起,研究现状及研究空间。第一章围绕王安忆的散文,分析其在“散文”中所呈现的“不可知”的城市体验:以地面视角观察到的城市“迷宫”、在时间与空间中流变的城市体验以及虚无的城市历史体验。第二章以王安忆有代表性的城市文学为对象,分析其在小说作品中呈现的“可知”的城市体验:以鸟瞰视角观察到的全知的城市空间、日常生活是城市在变化中不变的内核以及城市历史可知的体验。第三章探讨王安忆两种不同的城市体验背后蕴含的身份意识,“不可知”的城市体验指向作家“外来户”的身份认同,“可知”的城市体验受现实主义的支配,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赋予作家“上海人”的身份,“外来户”与“上海人”共同构成了王安忆的身份悖论。结语部分总结前文,并提出本文尚未解决的问题。
其他文献
千百年来道德的知行转化问题,几乎困扰着所有道德教育家,具备道德知识就必然会做出遵守道德准则的事情吗?道德知识在道德知行转化过程中能起到什么作用?在具备相应的道德知识后,还需哪些环节才能达到道德的知行统一?道德的知行转化难题像一个深不可测的漩涡,令众多学者在研究道德教育问题时感到受到束缚甚至陷入困境。虽然对知行转化问题的研究在学界从未间断,但从互惠利他性的视角审视这一问题在学界则不多见,因而将“互惠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生态危机和环境污染困扰着全球,与贸易有关的环境问题已成为影响国际贸易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并受到WTO的高度重视.加入WTO后,我们必须履行成员国的
加入WTO,我国经济会出现市场开放性、新产品竞争性、产业变动性和经济一体化.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联系密切,经济全球化必将促使职业教育日趋国际化,以满足经济发展需要.职业教
船舶企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压缩空气,虽然有冷凝液分离设备,但缺乏高效、可靠的排水设施。实施无气损自动排水改造方案,改善压缩空气品质,降低能耗、减少浪费,并提高生产效率
始于明朝的"西学东渐"浪潮深刻地影响了近代中国的发展。基于文化差异而引发的礼仪之争既体现了中西方话语权的冲突,更揭示了不同文明下的"身份之辩"。西方展示出一种相对开
近年来,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中的顾客理念对企业发展所越来越得到有识之士的关注和研究.本文介绍了企业文化的构成要素以及企业文化的核心--使顾客满意的质量价值观,探索了"以
20世纪60年代拍摄的《羌笛颂》在国家意识形态的宏大叙事背景下,描述了有关民族解放的族群记忆。以金坦密、沙格甲为代表的羌族民众与以董永珍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构成了被拯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