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事件接二连三地发生,可谓一波未平,另一波又起,这些事件不仅吸引着民众的眼球,引起他们讨论与关注。更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促使党和国家不断加强食品安全的规制和治理。但是,伴随政府相关部门对城市食品管理强化,许多在城市遭“封杀”的食品转入农村市场,使得农村变成了名副其实的“消废市场”,农村食品安全状况令人堪忧。而农村居民食品安全认知情况是晴雨表,能直接反映当前农村市场上食品安全状况。因此,围绕农村居民食品安全认知状况及影响因素展开深入探索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措施来解决当前农村食品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论文以公共物品理论和服务型政府理论为理论基础,通过实地走访,发放问卷,了解了江西省9个地级市所管辖的28个县的795位农村居民的基本情况及他们对食品安全的认知、态度、卷入程度和食品安全服务情况等,在此基础上,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构建认知模型,并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农村居民个体特征、家庭特征、信任特征、食品安全态度、卷入程度等影响因素进行了考察,特别加入了已有研究中被忽略因素——食品安全服务因素。 研究结果显示:(1)农村居民对不同食品的安全性认知存在差异;(2)农村居民偏爱传统的食品安全信息传播渠道;(3)影响农村居民食品安全认知因素多元化,其中,性别、对食品企业信任度、对权威机构信任度、对朋友家人信任度、对商家信任度、食品事件发生可能性看法、食品安全问题担忧情况、食品安全问题接受情况、对政府处理食品安全事件的满意情况、问题食品经历情况等变量显著影响农村居民食品安全认知。在此基础上,本文从政府视角出发,提出了提升农村居民食品安全认知的五点措施。 本研究在农村居民食品安全认知测度和研究视角上具有创新性。农村居民食品安全认知测度改变了以往简单、抽象的选定方法,而是选取了几类农村居民经常接触到的食品,让他们直接判断其安全性,并通过赋值计算分值的方法来确定本研究的因变量,这就使得农村居民食品安全认知的判断更直观、更科学。研究视角改变了以往集中于对城市居民食品安全认知的研究,而是以食品安全监管盲区的消费主体——农村居民为研究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