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较新兴的课程,其发展历程相比较其他学科课程较短。同时,由于是以信息技术为平台,所以容易受到信息技术更新换代的影响。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又处于信息技术教育的过渡阶段,具有关键性的价值。但是,相应课程文件指导的缺乏,阻碍了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发展。目前,大部分信息技术相关教学工作者都有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变教学的困境。与信息技术课程同样具有开放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特点的研究性学习这一新型的教学模式正能符合他们的要求。研究性学习强调对知识、技能的实际运用,注重学习的过程和学生的实践与体验,旨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分享与合作等各方面的综合能力,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符合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对学生的培养目标。研究以“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怎样有效实施研究性学习”为核心问题,对四川省两所学校的七位教师和五位学生进行访谈,记录这七位教师的相关课堂教学,了解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实施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对人大附中和合肥八中实施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案例进行分析,结合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特点和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提出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实施研究性学习的策略,以此为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参考和借鉴。研究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实施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性。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分析,结合调查研究的结果,可以发现:课程标准的缺失,课程目标的要求,以及课程实施的困境都在呼吁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与研究性学习的整合。二是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实施研究性学习的可行性。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本身所具有的发展性、综合性、实践性和创造性是研究性学习得以实施的客观条件。除此之外,初中学生的注意、观察、记忆和思维等认知水平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同时,教师的教学热情和教学创新意愿又十分强烈,这就为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提供了主观条件。三是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操作性。通过对研究性学习相关案例的分析,结合初中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依据相关文件对研究性学习类型的说明,以实施流程为线索,分别对项目(活动)设计类和课题研究类两种研究性学习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实施,提出了相应的策略。项目(活动)设计类研究性学习主要以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为主要目标,以信息技术操作性问题为主要内容,采用“教师指导,学生参与”的模式,通过把操作步骤细化为每一个学习模块,让学生逐步构建应用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网络。课题研究类研究性学习则主要以提高信息素养为主要目标,以信息技术使用者自身的变化为主要内容,采用“教师促进,学生主导”的模式,通过学生自主选择和研究信息技术相关课题,让他们学会自觉地“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