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信息技术课程的快速发展与自身特色对信息技术教学方法提出了挑战。任务驱动教学和协作学习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并被认可为两种比较有效的教学途径。不过,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因此,在致力于寻找与追求更为有效的信息技术教与学方法的过程中,部分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敏锐地觉察到任务驱动教学与协作学习之间的可互补性,试图整合二者以超越各自的局限性,进而创新性地提出了任务驱动型协作学习这一方法。 关于任务驱动型协作学习的已有研究数量并不多,且多停留在应用经验总结之上,有待深入的理论探讨与更多的科学实证。鉴于此,本研究选取了广州市某小学,开展了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应用任务驱动型协作学习的准实验研究。本研究探讨了任务驱动型协作学习的理论基础、实施步骤、应用优势等理论问题,并进一步验证了任务驱动型协作学习对小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动机和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本论文主要包括五个部分:第一章是绪论,介绍了本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以及研究方法;第二章是文献综述,以梳理任务驱动教学与协作学习的研究历史与现状为主,揭示了任务驱动型协作学习产生的合法性与合理性;第三章为理论建构,对任务驱动型协作学习的理论基础、实施步骤及其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优势进行了探讨;第四章呈现实验研究过程,介绍了在真实的信息技术课堂中应用任务驱动型协作学习进行教学的实验过程,使用量表测量了任务驱动型协作学习对小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动机和自我效能感产生的影响,并分析了实验得到的结果;第五章乃结论,总结归纳了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应用任务驱动型协作学习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并指出了本研究存在的一些不足。 本研究通过理论探讨和准实验研究,借助SPSS工具的统计与分析,得出如下结论:一、任务驱动型协作学习具有深厚的社会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理论基础,符合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对教学方法的要求,有助于小学生提升综合信息素养;二、任务驱动型协作学习对小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动机影响不显著,且这种影响不存在性别和其他差异;三、任务驱动型协作学习对小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自我效能感有显著的积极影响,但这种影响没有性别和其他差异。此外,研究还总结了教师在实施任务驱动型协作学习时的一些有效策略。当然,任何一次实证研究的应用范围都是有限的,且研究本身也存在不足,本研究也未能例外。但本研究所得到的结论仍可期为今后任务驱动型协作学习的有关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