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态文明的核心是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其核心内涵包括生态意识文明、生态制度文明、生态行为文明等三个方面。开展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重要意义在于,其研究成果将客观展示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明确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今后国家和地方政府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提供参考,提高公众对生态文明重要性的认识,从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不断向前发展。基于此,在查阅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本研究试图在这一领域做进一步研究,从一个新的角度构建生态文明建设评价体系,并进行实证评价和分析。本研究包括五部分内容,现分别简述如下:1.生态文明建设评价体系理论研究。分析了国内外与生态文明评价体系相关的理论,界定了生态文明内涵,并针对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提出以人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以生态行为文明作为生态文明评价的核心内容。2.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将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分解为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生态保护与建设、社会发展等四个核心领域进行考察,然后设立表现各个考察领域不同侧面建设水平的若干个具体指标,构建出一个由“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三个层次、27个单项评价指标构成的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3.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方法。采用进步率分析方法进行生态文明建设评价,依据分层次专家打分法确定各级指标权重,最后在对进步率打分的基础上加权计算生态文明建设综合评价指数。4.生态文明建设评价实证研究。在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研究的基础上,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尺度上,以2000年和2008年统计数据为依据,对全国30个省市区生态文明建设进展趋向进行了评价,并进行了相关性和区域实证分析。5.讨论与展望。针对实证分析提出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并针对研究中发现的问题提出讨论与展望。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评价指标体系可行性和科学性,得出如下基本结论:1.进步率分析结果。在全国整体层面上,2000年至2008年各级指标进步率得分均为正值,这说明全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进步率均为正值,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整体水平进步显著,这预示了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趋势。进步率反映各省份自身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的实际变动,主要依赖于当地政府的重视程度、建设投入力度和科学决策。2.全国总体情况分析结果。全国总体得分贡献率分析表明,生产方式得分最高,对生态文明建设综合得分的贡献率达到70%。其次是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贡献率为16%。第三是社会发展,贡献率为13%;生活方式得分贡献率最低,为1%。3.相关性分析结果。相关性分析表明,各指标之间与生态文明建设综合得分紧密关联,且相互独立性较强,说明指标体系的结构框架和权重分配是合理的,能够较为客观地进行评价。生产方式以及生态环境保护之所以与生态文明综合评价指数存在显著的相关和趋同性,主要是由国家制度的强制执行决定的,而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性,导致生活方式以及社会发展与生态文明综合指数离散程度较为明显。说明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必须建立在经济、环境、资源协调发展的基础之上。4.区域分析结果。区域比较分析表明,东部地区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进步率明显低于全国水平,其中生活方式得分为负值。与全国整体水平相比,中部地区各省份的生态文明各项指标分布较为均衡,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西部地区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生态保护与建设进步率方面占有相对优势。各省份的生态文明建设,一定要立足于自己的相对优势,突出特色,并通过优势领域带动和克服弱势和不足,,最终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生态文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