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相对SiC复相陶瓷性能的影响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jay3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SiC颗粒、Si粉、Si3N4为原料,α-Al2O3、Y2O3和MgO为烧结助剂,在0.25-0.30 MPa氮气气氛下采用反应烧结工艺制备出β-Si3N4结合SiC复相陶瓷和Sialon结合SiC复相陶瓷。利用XRD(X射线衍射分析)和SEM(电子显微镜扫描)等对材料的相组成、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针对结合相对材料性能的影响,研究了不同结合相含量、烧结温度、SiC颗粒特性(粒径以及加入比例)对材料微观结构、相组成、体积密度及室温抗弯强度强度的影响;研究了β-Si3N4结合SiC复相陶瓷导热系数的影响因素。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在较低温度下制备了力学性能优良的低导热β-Si3N4结合SiC复相陶瓷材料。材料的导热系数均随着结合相的增加而呈现出递减的趋势,且均低于5W/(mK);随着结合相增加,在烧结过程中出现的液相量增加,β-Si3N4晶粒由层片状长大成为颗粒状,试样体积密度和抗弯强度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结合相含量为50wt%的样品经1480℃烧结后体积密度和抗弯强度最高分别达到2.3103g/cm3和177 MPa。(2)以SiC、Si、Al2O3、SiO2为原料,添加MgO和Y2O3为烧结助剂,原位合成了Sialon结合SiC复相陶瓷,结合相按公式Si2-xAlxO1+xN2-x设计,x= 0.25。提高结合相含量对O’-Sialon的合成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当结合相含量为60wt%时,获得了较为纯净的O’-Sialon相;复相陶瓷的典型微观结构为:SiC颗粒构成复相陶瓷骨架,O’-Sialon填充于SiC颗粒堆积孔隙中,且晶粒呈现多样化:包括短粗的柱状晶粒、板状晶粒以及部分颗粒状晶粒;结合相为60wt%的试样在1480℃烧结后体积密度和室温抗弯强度分别达到了2.2333 g/cm3和220 MPa;探索了SiC加入量和粒径大小对烧结体体积密度和抗弯强度的影响规律;SiC加入量增加,烧结后试样体积密度降低,而材料的抗弯强度随SiC含量增加剧烈下降。当加入SiC量为20wt%时,试样体积密度和抗弯强度达到了最高的2.5055 g/cm3和202 MPa;SiC颗粒的引入阻碍了结合相晶粒发育,晶粒粒径随SiC颗粒尺寸减小而减小,晶粒形状也从棒状转变为板状。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本文对荧光光谱分析法在违法添加物和可能滥用的添加剂的分析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介绍了该分析方法在理论与应用研究方面的重要成就。本文用荧光光谱法对食品中几种食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环境风险灾害事故的频繁发生使得人们对环境影响的关注从正常事件逐渐转移到对偶然事件可能性发生的影响进行风险研究。环境风险评价作为环境影响评价领域的一个新课题,已越来
期刊
针对当前含重金属危险废弃物,特别是飞灰固化/稳定化技术综合固化效益低下的问题,本文从水泥化学和水泥固化重金属的原理入手,深入系统的研究了水泥固化重金属的浸出行为机制及水泥-飞灰-重金属的相互作用关系,探索了飞灰高效固化的技术方法与途径。研究分析了水泥掺入方法与水化程度、制样粒径、浸取介质与浸出时间对水泥固化Pb溶出的影响规律,剖析了水泥固化Pb在浸取过程中Pb的迁移行为机制,并建立了Pb的固化与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