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12启动子序列多态性与主动脉夹层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4年12月于昆明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心血管外科成人Stanford A型急性主动脉夹层行手术治疗并康复出院的45例患者为实验组,选取同期心肌梗死行冠脉搭桥术的35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Sanger法对MMP-12启动子区域进行测序,将测序结果与MMP-12启动子区域参考序列(NM002426.4)进行扫描比对,寻找可能存在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以及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与主动脉夹层发病的相关性。结果:根据MMP-12启动子序列测序结果,与MMP-12参考序列(NM 002426.4)启动子区域进行比较后,发现该区域共存在以下2个SNP位点:第220位的核苷酸T转变为C,第645位核苷酸C转换为T。其中最常见的基因多态性为第220位核苷酸T转变为C,并且均出现在实验组(14.4%)。MMP-12第220位核苷酸等位基因T和C在实验组中与对照中的分布具有统计学差异(x2=11.01,P<0.05)。其中,实验组中核苷酸C的频率较对照组中核苷酸C的频率高(0%),因此,具有核苷酸C的突变可能导致人群罹患AD的可能性较大(OR=0.8-56, 95%CI=0.786-0.931)。而第645位核苷酸等位基因C和T在实验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无统计‘学差异(x 2=0.783,P>0.05),因此C645T多态性可能与AD的发病关系不大,实验组中核苷酸T的频率(1.1%)与对照组中核苷酸T的频率(0%)相差不大,具有核苷酸T的突变可能与AD的发病相关性不大(OR=0.989, 95%CI=0.967-1.011)。结论:在实验组和对照组中共发现MMP-12基因启动子中存在2个多态性位点(第220位的核苷酸T转变为C,第645位核昔酸C转换为T),其中T220C多态性与主动脉夹层的发病有着一定的相关性,核苷酸C的突变可能导致人群罹患AD的可能性较大,而C645T多态性与AD的发病关系可能相关性不大。目的:探却孙氏手术基础上加用升主动脉-股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复杂型A型主动掀夹层手术时化的选择。方法:31例复杂型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年龄(49±15).岁,体质量(73±15)kg,均采用孙氏手术,术前监测患者督功能,并应用320排容积CT经行胸腹主动脉CTA扫描结果,计算降主动脉真腔最小面积和同一平面降主动脉面积,复温阶段监测患者上、下肢血压及1h内尿量。对于真腔最小面积小、降主动脉远端无破口、术中尿量少、上下肢压差大于>60 mmHg的12例患者进一步进行行升股旁路移植术。结果;影响选择升-股旁路移植术的的相关手术时机因素有:(1)肾动脉平面及1^^上降主动脉真腔最小面积占同一平面降主动脉面积的百分比<1.5%^(2)上肢收缩压与下肢收缩压压差>20 mmHg;(3)手术复温阶段尿量偏少,或者利尿效果不佳;.(4)降主动脉远端无破曰。结论:对复杂型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真腹最小面积、上下肢收缩压压差、复温阶段尿量及降主动脉远端破口进行监测,可决定是否加做升-股旁路移植术,.对患者的预后有着积极的意义。目的:探讨义用了孙氏手术+升主动脉-股动脉旁路移植术盾对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远期预后情况。方法:选取选顷2012年9月至2014年12月于昆明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屯、血管外科采用了孙氏手术+升主动脉一股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后康复出院的12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1月、3月、6月、1年监测患者肾功能、通过胸主动脉増强CT扫描,对降主动脉的面积及其真腔的面积测算并与术前情况比较,同时4次监测旁路血管面积大小并进行比对。结果:(1)旁路血管的1年内面积未出现明思变化,其1年内通畅率较高;(2)皆功能1年内较术前未见明显损害;(3)降主动脉未见较术前未见明显扩张;(4).降主动脉真腔较术前明盈扩张,增加了下半身的灌注。结论:对于真控较小,下半身灌注较差的患者积极采用升-股旁路移植术对患者远期的巧后有着积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