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胃壁弹力纤维(Elastic Fibers,EFs)分布的特点及探究浆膜弹力纤维层(Peritoneal Elastic Lamina,PEL)在胃癌pTNM分期及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取正常胃组织60块,pT3期胃腺癌组织75例观察正常及胃癌时胃壁EFs分布特点,重点观察PEL的分布;对于75例pT3期胃腺癌,选择肿瘤浸润深度最深并有部分浆膜或全部浆膜覆盖的的一个蜡块进行制片。所有蜡块均行常规HE染色及弹力纤维染色,对染色结果进行观察分析。同期30例pT4a期胃癌作为生存对照。结果:(1)正常胃壁含有丰富的EFs,主要有四个弹力纤维层(Elastic Lamina,EL),分别在黏膜肌层,固有肌层与粘膜下层交界区,固有肌层与浆膜下组织交界区及浆膜下近浆膜处;粘膜固有层、粘膜下层、固有肌层的结缔组织、固有肌层中央及胃壁的血管也有EFs分布。胃壁浆膜下层无脂肪组织的区域浆膜下EFs几乎充满其全层,这些区域固有肌层外侧的EL与PEL分界不清或合并为一个EL。不同部位EFs的含量不同,从贲门到幽门,粘膜肌层内的EFs分布较规律,含量无明显变化;固有肌层两侧处的EFs,贲门、胃底、胃体部位含量较多,胃窦及幽门含量少;PEL较薄。不同部位EFs的粗细及染色深浅不同,四个EL分布区的EFs较粗,颜色较深,而固有肌层中央的平滑肌间EFs纤细、淡染,血管壁上的EFs则随管壁的增粗而变粗深染,层数增多。(2)胃癌时肿瘤内部无EFs,肿瘤间质内见少量EFs。PEL会因肿瘤引起的炎症反应及纤维增生等移位、断裂。胃癌组织内血管壁增厚,内弹力膜增厚,颜色加深,外膜EFs含量增多。胃癌肿瘤细胞与PEL有两种位置关系:未突破及突破。75例胃癌中有43例(57.3%)肿瘤未突破PEL(pT3a),24例(32.0%)肿瘤突破PEL(pT3b),8例(10.7%)浆膜层未见明显PEL,PEL识别率为89.3%(67/75)。(3)对随访资料完善的79例患者进行临床病理资料对比和生存分析显示:pT3b期胃癌区域淋巴结转移个数比pT3a期胃癌多(p=0.02),淋巴脉管侵犯率比pT3a期胃癌高(p=0.04),在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肿瘤部位、病理类型、检及淋巴结总数及N分期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前者3年生存率比后者高(76.7%VS 42.8%),OS比后者高(p<0.05),COX多因素分析发现PEL受侵及淋巴脉管受侵是影响pT3期胃癌患者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pT3b组与pT4a组患者相比,区域淋巴结转移个数、淋巴脉管侵犯率、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肿瘤部位、病理类型、检及淋巴结总数及N分期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前者3年生存率比后者高(42.8%VS 30.0%),OS与后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COX多因素分析发现年龄是影响胃癌患者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pT3组与pT4a组患者相比,区域淋巴结转移个数、淋巴脉管侵犯率、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肿瘤部位、病理类型、检及淋巴结总数及N分期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前者3年生存率比后者高(64.3%VS 30.0%),OS比后者高(p<0.05),单因素分析发现浆膜侵犯、肿瘤大小及淋巴脉管受侵是胃癌不良预后因素。COX多因素分析发现浆膜侵犯影响患者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三组的生存分析均显示N分期是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1)胃是一个肌性弹力纤维囊,胃壁含有丰富的EFs,主要有四个弹力纤维层,这些EFs维持胃的弹性并参与其扩张;(2)PEL在胃癌中识别率高,EFs染色可以帮助判断肿瘤浸润深度,进而评估肿瘤与浆膜的位置关系,PEL可对pT3期进行亚分类;(3)突破PEL是严重影响pT3期胃癌预后的不良因素,可用于划分胃癌高危人群,突破PEL的患者可按pT4a期胃癌患者对待。因此,当肿瘤浸润深度超过固有肌层时,为了增加病理报告的规范性、准确性及对临床医生的提示性,EFs染色有必要作为常规染色方法,肿瘤与PEL的位置关系也有必要做出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