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国内外许多学者对“社会支持”的内涵、外延做了多方面的讨论。特别是自90年代以来,国内在改革开放,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为了让全社会都能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学界对社会支持问题也开始关注起来,对此研究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涉及的方面也越来越多,比如对城乡老年人、失业者、大学生等群体的社会支持研究就已较为成熟,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而对于残疾人、儿童、农民工等的社会支持研究则较为薄弱,许多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 诸如,随着社会的发展,残疾人群体如何在公平的环境下生存与发展的问题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在社会变迁中,这一人特殊群体该如何获取必要的福利支持与各界帮助,政府与社会应给予怎样的社会支持,已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而在这一特殊群体中还有一部分更加需要被关注的弱势群体--智力残疾人,由于社会的偏见--认为他们的潜力无法挖掘,只能提供一些物质与经济支持,而不被关注,并成为了残疾人中的弱势之弱势。那么,他们与他们的家庭就没有需求吗?我们就不能向他们提供参与社会生活的需要吗?在目睹了他们的生存现状和社会支持现状后,笔者认为应该也必须予以力所能及的帮助,给他们更多的关注。本文主要以14-35岁中、轻度智力残疾人为研究对象,由于该群体是一个特殊群体,因此我们必须把残疾人家长及残疾人工作者也作为辅助“对象”,并以南京爱德慈佑院为例展开对智力残疾人社会支持的研究。 本篇论文主要由四部分构成。第一部分首先对文章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做了介绍,之后对文献综述进行了梳理,并对文中核心概念做了界定。第二部分主要阐明了本文的研究方案,主要包括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三方面内容。 文章第三部分,首先介绍了爱德慈佑院介入式支持的背景。其次具体介绍了个案情况,主要包括11位智力残疾人个案及家庭基本情况,以及残疾人家长、残疾人工作者等4位个案。最后从经济物质、情感人际、参与归属、日常生活及康复和信息资讯等五个角度分析了智力残疾人的社会支持现状。 结果表明:第一,智力残疾人社会交往面窄,社会融入程度低;第二,智力残疾人面临着继续教育权难以保障,真实就业权难以实现的困境;第三,智力残疾人依赖性强,对未来养老存有忧虑,且多生活质量偏低;第四,智力残疾人家庭获取信息渠道不畅通,家庭教育支持较弱;第五,为智力残疾人服务的民间组织生存压力大,服务拓展受限制。 文章第四部分则是基于构建智力残疾人社会支持网的视角,从宏观、中观以及微观等三个层面提出笔者的几点对策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