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部位皮层下脑中风红核纤维束微结构改变的MRI研究

来源 :天津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54321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及目的:近期研究表明,皮质红核脊髓束在脑中风后运动功能障碍和功能恢复中也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在体素水平上研究慢性基底节和桥脑中风患者红核纤维束各分支的微结构变化的差异以及红核纤维束各分支的受累情况与运动功能损伤之间的关系。研究内容及方法:在本研究中,我们首先基于HCP数据集100名健康受试者的弥散谱成像(diffusion spectrum imaging,DSI)数据,对红核纤维束分支,包括皮质红核束(corticorubral tract,CRT)、齿状核红核束(dentatorubral tract,DRT)和红核脊髓束(rubrospinal tract,RST)以及皮质脊髓束(corticospinal tract,CST)进行重建,并构建上述纤维束的组水平概率图。本研究另纳入93例基底节中风(capsular stroke,CS)患者,38例脑桥中风(pontine stroke,PS)患者以及87例性别和年龄匹配的正常被试(normal control,NC)。测量脑中风患者的梗死灶体积并且对被试的运动功能进行Fugl-Meyer评分。所有被试的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数据经预处理后提取弥散指标包括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轴向弥散系数(axial diffusivity,AD)、径向弥散系数(radial diffusivity,RD)。根据病灶侧别将每类中风患者分为左侧病灶组和右侧病灶组,对每条纤维束进行基于体素的弥散定量分析(voxel-based analysis,VBA),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CS、PS和NC之间的CRT、RST、DRT及CST的FA值的差异。并进一步将上述VBA分析中FA值有显著差异的团块定义为感兴趣区(regions of interest,ROI),提取每个ROI的FA值、AD值及RD值进行事后检验,并应用FDR(false discovery rate)方法进行多重比较的校正。以被试的性别、年龄及不同扫描仪器为协变量,应用偏相关分析检验每条红核纤维束及CST微结构的完整性与运动功能损伤程度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阐明红核纤维束的完整性是否独立地影响了残余的运动功能,将病灶同侧CST的FA值作为额外的协变量,计算红核纤维束每个分支的FA值与FMA评分之间的相关性是否显著(P<0.05,FDR校正)。为了考察红核纤维束的完整性对运动障碍严重程度的预测能力,我们构建了以总FMA得分为因变量,以双侧DRT和RST以及病灶同侧的CRT的FA值作为自变量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并回归年龄、性别和扫描仪的影响,使用F检验评估统计学显著性(P<0.05,FDR校正),并使用调整后的R2值评估模型的预测能力。结果:组间比较发现:CS组病灶同侧的CRT的FA值明显低于NC组;左侧CS组病灶对侧CRT的FA值明显低于NC组;PS组双侧DRT的FA值明显低于NC组;CS和PS患者双侧RST的FA均显著低于NC组。此外,脑中风患者病灶同侧CST的FA明显低于NC组。偏相关分析发现:CS组病灶同侧CRT的FA值与FMA总分和上肢运动评分呈显著正相关;CS组和PS组双侧RST的FA值与FMA评分呈显著正相关;PS组病灶对侧DRT的FA值与FMA总分、上肢及下肢评分呈显著正相关。在控制CST损伤对运动功能的影响后,RST的FA值和FMA评分之间仍然具有相关性。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发现CS组红核纤维束FA值对FMA评分的预测效能R2为39.2%,PS组红核纤维束FA值对FMA评分的预测效能R2为48.8%。结论:在基底节中风的患者中,病灶主要对其同侧的CRT造成直接损伤并且对病灶双侧的RST造成间接损伤。双侧基底节区病灶对双侧的红核纤维束分支的影响不一致,右侧基底节区病灶造成双侧DRT的间接性损伤,而左侧基底节病灶无此效应。左侧病灶组中基底节区病灶可对病灶对侧的CRT造成间接性损伤,然而在右侧病灶组中没有出现病灶对侧CRT的损伤。在脑桥中风的患者中,病灶可对双侧的RST、DRT造成直接性和间接性损伤,而脑桥中风患者的CRT能够保持相对完整可能与病变位置离CRT较远,并且在人类的中枢神经系统中跨突触的逆行性变性较慢有关。CRT和RST的微结构的完整性与慢性期运动损伤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并且RST的完整性与下肢运动功能损伤严重程度之间的相关性在去除同侧CST损伤对运动功能的影响后仍然存在,RST可能独立影响下肢的运动功能。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在去除CST损伤对运动功能的影响后,所有红核纤维束分支的FA值对基底节区和脑桥中风患者运动功能损伤程度具有预测效能,提示红核纤维束的完整性可以独立的影响基底节区和脑桥中风患者的运动功能。
其他文献
学位
文章从历时角度梳理了绰号的演变历程:由上层社会到市民阶层,由口语传播到文学语言。并以《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为重点研究对象,分析其中所体现的个人主体意识、儒学思想和宗教文化等深层文化内涵。
第一部分:基于国际公共数据库的肾细胞癌骨转移风险因素分析及预测列线图的建立目的:本文拟基于大样本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队列数据,研究骨转移发病风险因素,同时建立骨转移发病风险预测模型并进行模型验证,为临床RCC骨转移高危人群识别和筛查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提取美国国立监测、流行病学和结果(Surveillance,Epidemiology and End
背景及目的:近年来,乳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占全球女性全部恶性肿瘤的构成有所增加,严重威胁女性健康。乳腺癌的侵袭和转移是引起乳腺癌死亡的主要原因,也是临床上导致肿瘤复发和影响预后的关键因素,随着乳腺癌基因组学的快速发展,乳腺癌作为一种高度异质性的疾病呈现出不同的表型,针对其不同分子分型而进行的个体化精准治疗一直是临床努力的方向,因此,从分子水平上鉴定乳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关键调控基因,发现可靠和特异性
目的:食管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导致癌症相关死亡的第六大主要原因。对于局部晚期可切除食管癌,以新辅助治疗联合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模式显著改善了患者的预后,但对于早期食管癌的最佳治疗方式目前仍不明确。本课题旨在比较新辅助治疗、辅助治疗与单纯手术对淋巴结阴性食管癌患者预后的影响,通过分析美国监测、流行病学及预后(Surveillance,Epidemiology,and End Results,SEE
研究背景恶性肿瘤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为人类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放射治疗做为治疗恶性肿瘤的三大主要手段之一,其作用和地位日益突出。然而肿瘤细胞在放疗过程中的辐射耐受成为限制放疗疗效的主要问题,肿瘤细胞的辐射增敏研究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肿瘤细胞内凋亡抑制蛋白IAPs(Inhibitors of Apoptosis Proteins,IAPs)的过表达已被证实为与肿瘤的辐射耐受密切相关,其高表达会抑制细
研究目的肺癌是在全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致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近年来,以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为靶点的靶向治疗药物,对特定基因亚型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疗效十分明显,它不仅治疗效果好,而且毒副反应轻。但大部分接受第一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的患者在中位数10-12个月后,会产生耐药性。研究表明,该耐药机制可分为原发性耐药和获得性耐药。原发性耐药主要是指首次采用TKI治疗,
目的:基于单中心大数据真实世界研究,针对肺癌发生骨转移的危险因素及肺癌骨转移患者的预后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以期为肺癌骨转移患者的早期筛查及临床个性化治疗提供数据支持。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在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就诊住院的肺癌患者,本研究队列样本均经病理或临床确诊为肺癌,制定纳入排除标准,收集整理患者资料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婚姻、吸烟史、饮酒史,肿瘤病史,家族肿瘤病史、初诊时
背景:小细胞肺癌恶性程度高、进展快、预后差。虽然小细胞肺癌对初始化放疗敏感,但大多数患者最终耐药。小细胞肺癌常伴有RB1和P53的突变,导致其细胞周期G1-S检查点DNA修复能力的明显缺陷,因此增加了细胞在受到内外应激时对G2-M检查点的依赖;合理靶向G2-M检查点是治疗小细胞肺癌的一个有效治疗方法。酪氨酸激酶Wee1是G2-M检查点的关键激酶,并通过抑制细胞周期蛋白CDK1和CDK2的磷酸化来诱
大家知道,《水浒传》里的好汉几乎个个爱吃牛肉。可是偏偏有一家酒店却只卖羊肉不卖牛肉,这就是江州的琵琶亭酒馆。李逵向酒保泼鱼汁的一幕就发生在这家酒馆里,事见第三十八回"及时雨会神行太保黑旋风斗浪里白条"。话说宋江、戴宗和李逵三人来到琵琶亭,坐定后便叫酒保铺下菜蔬果品海鲜按酒之类,酒保取来两樽江州有名的上色好酒"玉壶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