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就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债务(内债)对收入分配的影响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全文主体部分由四部分构成。首先,笔者从城乡、地区和城乡内部各收入阶层三个角度,运用一定的方法,使用基尼系数作为衡量收入差距的指标,对各类基尼系数进行了计算与分解,以考察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收入分配状况。考察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总体呈扩大趋势。其中,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是解释收入分配差距的主要因素。本部分的研究,主要目的在于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收入分配的状况、变动及造成目前收入分配局面的原因作全面的统一的定量分析。并为下面就我国公债对收入分配的影响进行的实证研究提供数据基础。其次,笔者在二元经济模型的框架下,讨论公债对收入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笔者提出的二元经济模型的框架下,根据我国当前经济、人口和公债的状况,我国公债对收入分配差距的拉大会起到推动作用;不过,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越过了临界比例,公债投资的重点方向转向农村,公债将对缩小收入分配差距起到积极的作用。接下来,笔者就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债对收入分配的影响进行系统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无论以哪一种收入分配状况做为研究对象(名义收入的总体分配状况、名义收入的城乡之间分配状况、实际收入的总体分配状况、实际收入的城乡之间分配状况等),公债流量和公债存量规模的扩大,都对收入分配差距的拉大有正的影响。不过,二者与收入分配的关系不尽相同。以公债依存度和中央公债依存度为指标的公债流量,与收入分配之间呈倒U型曲线关系,我国目前可能正处于其左半段上;而以公债负担率为指标的公债存量,则与收入分配呈正的线性关系。本部分的研究,可视为就公债本金对收入分配的影响进行的实证研究。而最后一部分,笔者则考察我国公债利息支付对收入分配产生的影响。笔者认为,公债利息支付带来的收入分配格局,取决于各收入阶层持有的国债份额的相对大小以及各自承担的税负的相对大小。因此,该收入分配格局是将税制结构和公债的债权人结构进行综合考量的结果。就我国而言,2002年后,我国国债利息支付有利于收入相对较高的阶层,而不利于收入相对较低的阶层,其原因正是因为收入较高的阶层持有了较高的国债份额,而负担了较低的税收份额;相反,收入较低的阶层持有的国债份额较少,而负担的税收份额却较高。总之,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全面考察了我国政府债务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既有模型分析,又有回归检验,得到了全面而系统的结论,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相关研究领域的空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