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世界经济格局变化出现了一个新的潮流,地区性贸易自由化蓬勃发展,区域性贸易组织日趋活跃。2001年,在中国的倡仪下,中国与东盟就未来10年内建立自由贸易区事宜进行磋商,并最终达成共识,希望通过多方共同努力,在2010年建立起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将西南地区推到双边经贸合作的前沿地带,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后,重庆、四川、广西、云南等西南省区将成为最大受益者,只要能稳步推进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重庆市与东盟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那么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势必会将中国的“西部大开发”推上一个新的台阶,从而带动中国经济的发展。但与沿海地区相比,重庆的对外开放度低,外贸出口和引进外资的总量都很小。在经济全球化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大背景下,作为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重镇,长江沿岸经济带的“龙尾”和西部地区的“龙头”,起着“承东启西,左右传递”作用的重庆必须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重庆与东盟经济发展水平相当,产业结构的互补性、东盟自由贸易区大后方的空间位置,以及中国区域发展战略中西南大通道的枢纽和物流中心地位,使重庆在任何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下的次区域合作中,都可以成为次区域协同区的重点城市,重庆与东盟具有良好的经贸合作基础和巨大发展潜力。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进程的不断推进、区域经济合作增强、国内加工生产能力持续提高等诸多因素的作用下,西南地区对外开放层次不断提升,重庆必须摆脱内陆城市的劣势,深度参与东盟次区域经济合作。因此,分析研究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影响,探索如何抓住机遇,发挥重庆独特的优势,加快经济发展,对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对重庆未来发展的定向导航——“314部署”的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调查研究、收集分析数据的基础上,以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对重庆经济作出了较为全面的实证分析,同时对自由贸易区建立的概况进行了回顾,并对其建立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进行研究,进而提出了重庆经济发展的政策思路。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其结构和研究内容安排如下:绪论主要说明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研究的思路、技术路线与方法、本文的创新之处以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及其对中国地区经济影响研究的文献综述。第二部分论述了重庆与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的理论依据,回顾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研究成果,为本论文的研究做必要的理论准备。第三部分对重庆经济发展现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了重庆经济发展阶段、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外贸外资发展情况,并从定量方面分析了重庆外资、外贸与重庆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并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第四部分回顾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的概况,比较分析了重庆与东盟国家相互贸易关系的现状,并对自由贸易区给重庆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研究。第五部分是根据前面的分析结果,提出了重庆经济发展的思路。建立自由贸易区带来各国贸易规模的扩大,但更重要的带来国际分工机会、产业集聚效应和规模效益。本部分研究了重庆加强区域合作、实现产业集聚、参与中国-东盟次区域协同区的构建、产业结构调整、改善引资环境、强化走出去战略、发展产业内贸易和特色经济等方面的问题,并对与自由贸易区密切相关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共同农业政策的问题进行了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