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面临着拓展销售渠道,不断压缩成本,缩短交货周期,提高产品质量,改进服务等多方面的压力。任何一家企业都不可能具备它所需要的全部资源,只有优势互补、整合资源,才能共同增强竞争力。因此,企业间的竞争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意识到企业间的竞争不再是原来那种单个企业的竞争,而是一条供应链与另一条供应链的竞争。在这种竞争环境下,任何企业都不可能完全孤立地长期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和取得长期效益,需要通过建立可靠的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提升市场竞争力,由低端的价格竞争转化为合作竞争关系,形成各种社会关系来获取和交换各种知识、信息和其他资源,实现优势互补、知识和信息共享、风险共担、利益共分,获取持续竞争优势。 企业的发展和业绩主要依靠两条生命线:开源和节流。开源即开拓销售渠道,扩大市场份额;节流即降低成本,包括采购成本、生产成本和运营成本等,这两条生命线形成了供应链中的上下游关系。因此企业必须通过供应链合作,以上下游合作伙伴的价值关系为基础,充分发挥供应链的整体效能,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在各自的定位中获得利益。 本文以本人所在IT服务型企业为研究对象,探讨企业的供应链成员间合作模式的选择和维护,在实际的供应链合作管理中,运用“价值关系”和“战略匹配度”来选择与供应商的合作模式,引导供应链的整合,加强供应链管理和促进企业的发展,是本文的目的和意义所在。 二、研究方法及框架 案例分析法是本文的特点。 本文由七部分组成。从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着手,可以看到,现代企业的竞争由个体竞争转变为了企业供应链上的竞争。在多种合作模式中,总结归纳出四种不同的基于“价值关系”和战略匹配度的合作模式,即采购交易型、采购契约型、战略交易型、战略合作型等四种模式。通过分析本人所在企业的供应链现状,在与200多个供应商的合作过程中的不同定位,总结出与上海金道公司、上海电信、神州数码及IBM公司合作的四个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最终提出本企业在未来发展中供应链管理的思路及设想,希望以供应链管理的领先助力企业发展。 三、主要观点 供应链中的合作模式是由相互带来的价值关系和与各自公司战略发展匹配度来决定的。因此,可以把合作关系分为两个纬度来衡量:战略匹配度和价值链。战略匹配度是指合作伙伴在企业发展战略上与企业发展方向和策略相匹配,价值链是指企业创造价值的过程中一系列互不相同但又相互关联的经济活动或增值活动。这两点主要决定了合作关系由初级的采购交易关系到高级的战略合作关系的发展和延伸。 通过对本企业200多个合作伙伴的定位及归类,从各类合作伙伴数量所占比例、关系维持时间、合约价格因素、可靠性、信息公开程度、业务量、价值收益、战略匹配度及对待策略等几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可以看出,采购交易型合作伙伴数量最大,但是稳定性最差,战略合作型合作伙伴数量最少,但是带来的收益却是最大的,且合作时间长,战略匹配度高,是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共赢。同时,通过分析,可以看到,在供应链管理中,四种不同模式的合作关系是可以转换的。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外界条件下,采购交易型合作伙伴可以通过自身的完善和发展,向其他三种模式转换,同时,占据战略合作地位的供应商如果失去了自身价值或者战略发展发生转变的话,也有可能向其他类型转变。 最后,提出加强供应链管理需从如下几方面着手,一是从注重内部功能协调到注重企业间资源协调;二是由注重有形成本到注重获得价值收益;三是从关注供应到关注需求;四是从信息保留到信息共享。以上四个转变也是从采购管理向供应链管理提升的核心所在。 四、创新及不足 本文以本人所供职的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本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与上下游的合作关系进行分析,根据与不同的合作伙伴在合作中的价值和地位,实行差异化供应链合作管理,拓宽了供应链研究的广度。 目前,国内针对IT企业供应链管理的相关理论与研究还较少,大多数研究是基于物流企业和分销企业或者制造行业,本文做了大胆尝试,以本企业为例,希望能做到“理论来自于实践,理论服务于实践。” 本文的不足之处是目前针对IT类企业供应链研究方面可参考资料很少,从IT企业供应链管理来看,本篇论文的研究只是一个开头,今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理论和观点方面不免会有肤浅之处,本文的研究还只是框架性的,实践型的,深度还不够,还需要通过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加以修正和完善。理论性的指导,还需要供应链管理方面专家做深入研究,本人希望本文的内容能对专家的研究起到一点有益的借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