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解木质纤维素复合菌系的形成机理及应用

来源 :中国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p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石能源的过度使用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生态系统恶化以及全国大面积的雾霾,面对着能源安全和环境污染的双重压力,生物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秸秆资源的焚烧等不当处理正带来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复合菌系具有高效分解木质纤维素类物质的能力。对复合菌系的深入研究,为利用秸秆等纤维素类资源提供理论支持。本研究以进一步探明复合菌系形成机理,揭示限制性培养中"外淘汰"、"酸碱组配"原理为目标展开实验,得到如下结果:1.以不同发酵阶段堆肥为菌源,水稻秸秆为底物,经限制性培养筛选了多个复合菌系,发现堆肥菌源腐熟期筛选获得的复合菌系A2、A3和高温期筛选的复合菌系B1、B3菌群结构虽不同,都有较好的秸秆分解能力。2.发现限制性培养过程微生物变化符合"外淘汰"规律,也有随机性过程。经限制性培养后,不同堆肥菌源微生物菌群结构差异明显,淘汰了较多与纤维素分解相关性低的微生物。限制性培养过程中菌群结构一直处于变化的状态,随机性过程增加。相同菌源相同培养条件下的A1秸秆降解率显著低于平行A2和A3,3天时pH高于A2、A3。3.将pH下降缓慢和回升缓慢的培养菌群进行"酸碱组配",组配前,以产碱杆菌为代表辅助菌在A1中处于优势,数量比例高达67.06%时,可能分解木质纤维素的菌株丰度比例很低,秸秆减重率低,pH下降缓慢;辅助菌丰度比例较低、可能分解木质纤维素的菌株丰度比例较高的A3、B3,秸秆减重率高,pH较低,回升到微碱性较慢。组配后,种类和丰度改变,分解菌和辅助菌数量比例调整,复合菌系保持较高的秸秆减重率,pH变化符合已稳定复合菌系的规律。"酸碱组配"有利于获得稳定复合菌系。4.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了高温、中温条件和水稻秸秆、小麦秸秆为底物筛选的复合菌系ADC6,MC1,WSD5,WDC2和XDC2的菌群结构,发现5个复合菌系中普遍存在古菌;菌群组成可能受到筛选温度、底物的影响,其中中温复合菌系WSD5和XDC2微生物的多样性大于高温复合菌系ADC6,MC1和WDC2。5.利用分解木质纤维素复合菌系的性质特点,探索其在沼气厌氧发酵中的应用,结果:1)利用复合菌系分解能力强,菌群较稳定的特点,预处理携带大量杂菌的腐败青贮玉米秸秆。经过MC1预处理5天,腐败青贮玉米秸秆厌氧发酵产气率提高了 74.7%,MC1内关键菌株的数量比例保持较稳定。2)利用产甲烷菌在复合菌系MC1中生长的特点,探索制作操作简单、培养成本低的生物添加剂,添加到高有机负荷、高挥发性有机酸积累的厌氧发酵体系中,提高了 11.75%到24.78%的产气量,利于系统的恢复。
其他文献
当出现食品安全事故或一旦发现问题食品时,需要快速而有效地应对措施,最大限度的保护消费者的利益,将损失降至最低,关键就在于建立完善食品召回制度。食品召回制度是将存在问
城市公园是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的结晶,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文化见证。城市公园以其独特的品性满足人们多样的文化需求,人们在得到满足时又赋予城市公园更多新的文化内涵。城
一个对播州统治长达725年,承袭29代,历经多次改朝换代而久盛不衰的杨氏土司,在中国历史上是不多见的,是土司文化的典型代表,它反映了中央王朝在这一时期对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
员工绩效管理是确保企业内部管理机制有序运行的有效手段,也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市场经济环境中,绩效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性不断凸显。文章结合
经济体制改革起源于破解计划经济体制困境,减少政府干预,建立激励机制,探索计划与市场的关系。从提出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到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与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目的
在显示和照明领域中,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的应用是一件开创性的工作,OLED器件集成了自发光、全视角、可弯曲、能耗低等诸多优势,逐渐成为显示和照明领域的领跑者。然而,有
自锚式悬索桥以其优美、错落有致的外形受到工程师们的青睐。自锚式悬索桥无论在施工方面,还是在成桥后受力方面,都与传统地锚式悬索桥有很大的不同。本文结合工程实际,对自锚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