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 膀胱结石分为迁入性、原发性及继发性,由各种原因所致形成的膀胱结石如不能自行排出体外,均需进一步治疗干预。膀胱结石的治疗方法多样,可采用药物溶解、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或手术碎石取石治疗。目前认为经尿道的腔内手术方式为膀胱结石的主要治疗方法,但其严重并发症是膀胱穿孔,尤其以大力碎石钳碎石为著,主要原因是操作中出血混入水及结石碎屑漂散影响视野,从而盲目钳夹结石导致误损伤膀胱壁。 我科2006年起采用经尿道膀胱结石碎石取石术,我们发现以无色透明的生理盐水充盈膀胱进行碎石过程中,结石碎屑漂散及血液混入水中影响视野,延长寻找结石碎片时间,影响碎石效率。采用经尿道大力碎石钳在对膀胱结石进行治疗时视野不清的影响极容易造成碎石钳对膀胱壁的直接夹取损伤。临床观察我们发现膀胱腔内随生理盐水进入膀胱的少许气体中视野较水中视野清晰,并且气体空间内结石不能漂散,查阅资料发现Yueng等报道CO2气膀胱方法下进行外科操作的方法具有出血不会混入气体介质影响视野、避免膀胱液体外渗、对机体呼吸及循环系统无明显影响等优点,方法安全有效;此结果在其后国内外多个医疗机构在膀胱疾病的诊疗相关文献中得到进一步证实。 目的: 1.我们开展在低压CO2气膀胱的条件下行经尿道膀胱结石大力碎石钳碎石术治疗,与膀胱灌注生理盐水条件下的经尿道膀胱结石大力碎石钳碎石术治疗的病例进行对比,观察两组病例的碎石效率;2.观察对比两组病例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方法: 通过回顾2012年-2015年在陕西省咸阳市中心医院泌尿外科确诊患有膀胱结石并接受经尿道大力碎石钳碎石术的所有膀胱结石病例,经过严格按照提前制定的纳入标准及剔除标准筛选入组,采用纳入标准:1.确诊患有膀胱结石病例;2.患者有间断排尿、尿流中断、血尿、尿路刺激征等症状;3.1cm≤膀胱结石直径<4cm。剔除标准:1.合并有严重的心、肺、脑功能障碍等不宜手术的患者;2.伴有膀胱容量减少、严重尿路感染等不宜行膀胱镜下手术操作的;3.明显尿道狭窄无法置入镜鞘者;4.膀胱结石直径≥4cm。 我们共获得两组随机分配入组患者完整病例资料,分别为传统膀胱灌注液体组37例和低压CO2气膀胱(膀胱压力7-10mmHg)组38例。分别收集两组病例的安全性指标膀胱粘膜损伤例数(个)、膀胱壁损伤例数(个)、导尿管留置时间(天d)等安全性指标及碎石时间(分钟min)、结石残留情况(是或否)等有效性指标,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将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将方差齐的观察指标采用两个样本T检验,将方差不齐的观察指标采用非参数检验,所有统计检验均采取双侧检验,检验标准为α=0.05。 结果: 经尿道低压CO2气膀胱下膀胱结石碎石术组患者38例,平均碎石时间7.57±5.57min,膀胱粘膜出血1例,膀胱壁损伤0例,中转开放手术0例,术后留置尿管时间平均6.57±2.87d,术后结石残留1例,残留结石直径1mm(沙粒样)。 经尿道膀胱灌注生理盐水条件下膀胱结石碎石术组患者37例,平均碎石时间27.62±16.71min,膀胱粘膜出血17例,膀胱壁损伤5例,膀胱壁穿孔中转开放手术修补1例,术后留置尿管时间平均8.16±3.12d,术后结石残留5例,残留结石直径3-5mm(颗粒样)。 比较结果提示两组病例有效性及安全性指标数据对比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分别在低压CO2气体和生理盐水两种不同介质扩充膀胱条件下经尿道膀胱结石大力碎石钳碎石术相比较,低压CO2气膀胱法可获得显著清晰的视野,结石不易漂散,碎石效率显著提高;2.两种方法相比,低压CO2气膀胱下进行经尿道大力碎石钳碎石术因视野清晰,有效减少碎石钳对膀胱粘膜副损伤,安全性更高;3.低压CO2气膀胱法对合并症的诊治无影响,并且因为碎石效率及安全性的提高,为合并症的进一步治疗提供更多的治疗时间和治疗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