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Ball & Brown(1968)开创实证研究范式以来,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已成为实证会计研究的焦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会计思想和实务经历了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中国会计改革与国际市场接轨的程度、改革的实际效果如何,一个重要的检验标准是会计信息是否具有决策有用性或价值相关性,由此带来的相关问题是值得思考的,比如,投资者在进行决策时是否会使用会计信息?投资者重点使用那些会计信息?不同的会计信息在决策中是否发挥着同样的作用?对于这些问题,西方学者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但由于他们的研究是基于较为完善的资本市场,而中国股票市场有自身的一些特征,这些特征必然会影响到投资者使用会计信息的方式,从而影响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 为此,本文以理论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并以深圳市场上市公司为样本范围,力求通过一系列的实证分析找到会计盈余、现金流量与股票价格之间存在关联关系的证据。具体由四部分构成,各部分的主要内容如下: 引言部分首先介绍了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接着回顾了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其中,国外文献较为丰富,包含了对该领域内多个细节的检验,如符号检验、均值检验、方差检验、盈余信息及时性研究、盈余反应系数研究、会计盈余与现金流量价值相关性比较研究等;相比之下国内学者在该领域的研究显得不足,且未取得一致的结论。然后,笔者总结了已有研究未取得一致结论的原因。 在第一章中,笔者首先从信息观、计价观、契约观的角度讨论会计信息的作用机制,又从有效市场假说中寻找会计信息具有价值相关性的证据;接着,该部分从股票内在投资价值的一般估值模型深入到基于会计盈余、现金流量的股票估价模型,并从理论上分析了会计盈余、现金流量价值相关性的差异,得出的结论是会计信息应当具有价值相关性。 第二章为实证分析部分,首先根据第一章的分析建立了四条假设:(1)会计盈余、现金流量具有价值相关性;(2)会计盈余相对于现金流量来说更具价值相关性;(3)每股净资产联合会计盈余可提高会计盈余的价值相关性;(4)在披露了会计盈余信息后,再披露现金流量信息能带来增量价值相关性。基于本文所涉及的相对关联研究和增量关联研究,参照Easton和Harris(1991)提出的水平与调整模型,本文设计出了用于检验的初步模型。在使用混合样本时得到的结论是上述四条假设均通过了检验,但是会计信息对股票收益的解释力普遍偏低,这与理论分析部分得到的结果相比并不完美。接着,笔者尝试着对模型进行优化,发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