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如何拆解社会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shz04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围绕一个乡镇个案来对“撤点并校”现象作出解释,旨在通过教育议题来透视国家和社会关系的变迁。具体来说,国家如何通过对乡村教育的“再造”实现对农村社会的“拆解”,从而使其成为以工业化为主的现代化进程的助力。以撤点并校为代表的进程使得教育日益成为一股抽离性的力量,对这一进程本身及其后果的考察,有助于我们理解教育是如何建构出一个“离散”的乡镇社会的。乡镇社会所遭遇的问题和困境折射出整体社会的结构张力,这也促使我们重新反思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我们从行动的角度来展开研究,考察自上而下以及自下而上两股力量的相互作用与合流。具体来说,从自上而下的视角看,主要关注撤点并校运作当中的权力维度,考察乡村教育再造是如何实现的,贯穿于过程中的权力是如何运作的;从自下而上的视角看,则是突出行动者的能动性,他们如何回应各种外部力量,考察具体的行动策略及其对整体结构的影响。“撤点并校”是一个消灭村小的过程。在我国义务教育的发展过程中,村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是嵌入村庄的学校,因而也是乡村社会再生产的重要载体。村小的消亡实际上意味着农村教育的终结。“撤点并校”试图打造的新教育在本质上是城市导向的,也就是说通过学校教育把农村社会中的个体整合到外部体系当中,其后果则是加速农村社区的分化与衰败。农村教育的这种变化是发生在社会转型的背景之下的,教育的主要目标是服务于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因为整合与分化构成了教育功能的两个面向。但是,新教育以拆解农村社会的方式来支撑城市发展,即以分化的方式来实现整合,它所建构的是一个“离散社会”。农村社会在整体社会结构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稳定社会的基础,因而以抽空农村为代价的发展是不可持续的。我们试图通过对“撤点并校”现象的重新解释与分析,来探讨学校教育发展与现有社会问题的之间的关联,进而尝试使教育成为解决方案的一部分的可能性。
其他文献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重要力量。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公共图书馆事业是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本文调研了我市
会议
本文通过解释单一种群及两个种群之间的演化过程,分析它们的一般演化规律,对我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专利种群的演化提出了4种假设,并就其演化规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
本文试图结合自改革开放中国农村变迁的时代大背景,通过对河南省一个村庄基督教有所发展但仍处边缘,并且由于基督徒的原因村庄不同群体产生隔阂的现状之描述,初步解释改革开放以
足球运动号称“世界第一运动”,令全世界的球迷为之疯狂,对全世界体育运动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1848年《剑桥规则》的制定标志着现代足球的诞生,由此以来足球运动逐步演变
海洋对人们的影响甚大,表现在文学领域,产生了涉海小说。严格意义上讲,只有关于海洋本身或者与海洋有关的人、神、物贯穿小说当中,对人物、情节、主题等起关键作用的叙事单元
会计电算化利用信息处理技术是会计人员从繁琐的手工记账工作中解脱出来,为了向更高层次发展,我们必须面临当前存在的诸多问题,只有将这些问题解决了,才能谋求最大的进步。
会议运作一直是政府企业日常管理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无线网络的普及和移动终端智能化程度的提高,会议管理逐渐走向无纸化和自动化。但是,传统的会议管理系统仍然关注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学生经常会出现“听说读写脱节“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应从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就开始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从而避免学生“听说读写脱节”的现象。本文
<正> 戴不凡同志在《揭开〈红楼梦〉作者之谜》(载《北方论丛》七九年第一期,下文简称《之谜》)一文中提出,《红楼梦》“‘一手创纂’或‘创始意义’的作者”不是曹雪芹,而是
本文在以往汉语动补结构研究的基础上,借用“韵律句法学”的理论,从韵律制约句法运作出发,将动补结构视为在韵律规则促发下补语上移而形成的句法词,在原有词汇题元结构的基础上又